临近端午,大家带粽子来公司的频率也越来越高了,朋友圈出现粽子的身影次数也越来越多了。
瞬间,发现身边隐藏了好多的厨艺高手,连包粽子这件让我看起来觉得无比复杂和考功夫的事情,在这段时间也发现不少人对它驾轻就熟,包粽子包得好看又好吃。
是的,我不会包粽子。作为一个勇于尝试的美食爱好者,我从没尝试过自己手工去包过粽子。想想那洗粽叶泡糯米调馅料,再想想怎么捆粽子再把它蒸熟,还没开始策划,我就已经打退堂鼓了。加上在我们家,除了小时候,奶奶偶尔端午节包粽子外,我妈是从来不弄这些的。所以在我的概念里,粽子,就是应该外面买就好了。
可现在,反而我们这一辈的年轻人中,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看到自己在端午节的时候动手包粽子,也许传承也就是这样吧。那些看似不经意的回忆,那些你以为再也见不到的东西,总会在你长大后,某个瞬间让你有了想拾起来的冲动。于是慢慢的,年轮在周转的同时,我们越来越跟上了上一辈人的步伐。
我们慢慢在长大,他们慢慢在衰老,在这一次次的瞬间,很多老手艺就被留下来了,但也很多老手艺,就这样随着时光慢慢的流逝了。
我们老家的粽子,其实就是最简单的碱水粽。什么馅料都没有,纯糯米泡发后,加点碱水,用翠绿的粽叶一裹,小小一个,包成三角形状,上锅蒸熟,差不多就是一二口一个,吃的时候醮点白糖,满嘴粽香和糯米香,伴着碱水特有的味道,那叫一个美味。
现在做碱水粽,家家户户都买现成的碱水,省事。这样,包碱水粽就只剩泡糯米和洗粽叶泡粽叶了。可我记得小时候,这么简单的碱水粽,家里老人是要忙活好几天的。
不知道大家见过怎么做碱水没有?我虽然不会,但我知道奶奶用的是烧过的草木灰去制碱水。临近端午,奶奶就会去乡下找点稻草,竹叶和一些我叫不上名字的干草,放在门前院子里烧,然后用烧出来的灰用不知什么方法去做出碱水。很神奇,小时候很嫌弃,也不爱吃这种粽子,可是现在回忆起来,恨那时候吃得太少。现在,虽然外面也能买到制好的碱水,也能买到蒸好的碱水粽,但味道,就总觉得差了点什么。
后来,大家慢慢喜欢上了有馅料的粽子,咸的甜的,荤的素的,总归价格是越来越贵,吃法是越来越简单,可越来越多人,还是慢慢在找回以前的味道,开始手工现包了。
也许以后,我也会尝试,但不是现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