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过潮连岛逛了一圈。
对于潮连,除了“不怕潮连人,最怕潮连神”的有400多年历史的洪圣庙外,记忆中最深刻的应该是潮连沙滩了。呼朋引伴,骑上自行车去潮连沙滩烧烤,是当年节假日里的保留活动之一,当年在沙滩还能摸出不少的河蚬。可惜,“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现在再去,再无往昔的感觉了。
潮连岛上花多。从从前的红棉和紫荆花开遍,到如今金合欢、非洲芙蓉,落羽杉的天下,依旧是花儿占尽了四季颜色。
岛上的鸟也多。在潮连沙滩有大批野生水鸟在此栖息,在此可以观赏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潮连的美食也多,除了河鲜,还有不少入了非遗的美食。如外皮色泽金红而脆、肉质饱满丰厚而嫩的潮连烧鹅,与新会古井烧鹅、棠下烧鹅一样闻名。
其中,最有特色的算是潮连酿鱩。
鱩是一种贝壳,酿鱩据说是江门独有的特产,出了江门是吃不到的。
先把鲮鱼肉和鱩肉剁碎,放入调料打成肉泥,再把肉泥酿入洗干净的鱩壳中。煎好后的鱩壳和鱼肉色泽金黄,肉质鲜嫩,入口弹牙,鲜而不腥,油而不腻。
酿鱩在潮连镇已经有300年的历史了,而这种传统小吃,在2017年,潮连酿鱩制作技艺被列入蓬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岛上有不少的食肆,风格各异,有一间是藏在村里的老字号,环境一般,服务全靠自助,但依旧食客不少。
比如这间名叫古松居的老店,就隐藏在豸岗村里面,小小的巷子七绕八拐的,位置不是很明显。但是上午十一点刚过,这里的食客就已经络绎不绝了,很快就连门口的篮球场也要摆满了简易的桌椅,真是迟来一点都要等。
朋友们说这间店的主打是新鲜。有排骨、粉肠、猪脷、猪肝、猪面肉,还有鱼头、鲮鱼头、鲮鱼肠、牛肉丸、猪肉丸等等,都是现点现蒸。风格有点像礼乐现点现蒸的排骨。
餐厅里的菜有大中小碟三种分量,25元一碟起步。来光顾的食客大多都选择蒸鲮鱼头,第一次来的还要特意问一句:“小碟的蒸鲮鱼头有多少个?”让人莞尔。
因为菜是现做,等候的时间也长。不过,等上餐的时候,总是闻到一阵又一阵的蒸排骨的肉香味,满满都是家常菜的味道,让人很是期待。
这里的蒸鱼头和蒸猪面骨之类的菜味道有些重,胡椒的香气四溢,吃起来滑润嫩且没有腥味,喜欢厚味的人会很喜欢。
价格也不算贵,只是店内服务除了有人上菜外,基本上其他的服务都是要自助的。茶水、碗筷,去门前点餐、添加米饭……都是要自己去做。不过吃过一次后,就会觉得自助服务也没什么关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