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分享过:做出有效的决策本身并不难,难的是做完决策后如何落实到行动中。
同时,我也在文中分享了两个决策模型。
而现实的问题是:即使有非常优秀的决策模型,我们还是很可能出现“做着做着就做不下去了”的情况。
这时候,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我们首先要分析其中的原因。
雪瓶老师认为,在做决策后有一个动作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跟进”。
做着做着就做不下去了,很可能就是因为“跟进”没有做好。
作为管理者,如果一件重要的事情自己不跟进的话,会带来多方面不好的后果。
一是,不跟进,不能了解事情的进度,不能及时对事情有个整体的把控。
二是,不跟进,不能知道事情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因此,改进也就无从提起。
三是,不跟进,自己很也很容易忘记,一旦忘记,下属就会觉得领导不重,从而放弃做这件事。
因此,跟进非常重要。
那我们该怎么做跟进呢?
雪瓶老师根据她自己的工作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参考借鉴的方法:
1.要有闭环思维,要知道做决策后最重要的事情,是要去检核。
任何一件事情,我们只有思想上高度重视了,行动上才会表现出来。
如果我们口头上说某件事情很重要,但是行动上没有表现出来,这说明,我们并没有在思想上重视它。
这只是我们自以为它很重要,实际上并不是真的重要。
2.反思哪些事情是有安排没交代的事。
我们每天的事情都很多,不同的事情安排了不同的人去做。
作为管理者,要去看一看哪些事情是安排了之后,对方没有进行交代的。
这个交代,指的是对方的进行情况:事情是全部完成了?完成了一半?还是完全没有完成?没有完成的原因是什么?
任何事情我们都需要获得交代反馈,才能知道事情执行到了哪一步,才能够为接下来的工作做更好的安排。
在这个过程中,管理者还需要去评估自己的安排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就要及时做出调整,避免造成更多不必要的损失。
3.主动沟通,进行反馈。
作为管理者,不能只被动的等下属来反馈,还需要主动去与下属沟通,并在沟通过程中给予自己的反馈。
管理者对于做事的标准,都可以在沟通过程中体现出来,这也就是让下属看到自己处事原则和边界,同时,可以为以后做事提供框架,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提高工作效率。
4.用备忘录、便签提醒。
作为管理者,每天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哪些事情需要跟进,跟进到什么程度,跟进到哪一个步骤等,都可以通过备忘录或者便签来提醒自己,能够督促自己及时完成,也避免因为忘记而带来发重大损失。
5.不断进行复盘和迭代。
跟进,并不是一个一下就能够完全做得很好的事情,而是在管理者与下属不断磨合的过程中,持续向上发展,慢慢形成的一个良性循环。
而要让这个良性循环能够形成,复盘和迭代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只有通过不断复盘和迭代,才能把不好的进行迭代、改进,把好的进行固化、优化。
以上就是关于怎么跟进的五个方面。
通过这五个步骤,我们就能够实现:凡事有交代,事事有回应,事事有结果!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管理者也清晰的告诉了别人自己的底线是什么,让下属能够更好地在自己的底线内做事,而不是一直做挑战自己底线的事情。这样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团队氛围,有利于团队的发展和成长。
以上内容来自雪瓶老师的分享以及个人的学习整理和感受,仅表达个人观点(๑ت๑)
我是随缘,我相信: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情,100%的坚持比98%的坚持更容易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