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300天8月精品文点评”(五)

【8月精品文点评09】383刘未《别笑!两岁小孩说的话,藏着成年人参不透的人生真相1615》

刘老师的这篇文章从一个独特的视角——两岁孩童的言语,揭示了成年人容易忽视的生活哲理,读来既有趣又发人深省。

选材巧妙,对比鲜明:文章的核心魅力在于用孩子的“童言”照见成人的“世故”。孩子对不喜欢的事直接说“不”,对期待的事执着追问,这种纯粹与成人世界的妥协、遗忘形成强烈对比。这种“天真”与“哲理”的碰撞,自然生动,无需大道理,就能让读者会心一笑并反思自身,极具启发性。

细节真实,感悟自然:文章没有空谈,而是通过“不敢骑真马”和“执着摸老虎”两个具体、鲜活的生活片段,自然引出“遵从本心”和“坚持所爱”的感悟。道理从真实经历中流淌出来,亲切可信,更容易让读者代入自身,思考如何像孩子一样,更真诚地对待自己的感受和热爱。

一条小建议,增加互动,引导读者反思。 在讲述完两个故事后,可以尝试用一两个直接的问题收尾或穿插其中,例如:“上一次你勇敢地说‘不’是什么时候?”或“你心中那只一直想‘摸’的老虎又是什么?”。这样能更直接地邀请读者对照文中的孩子,盘点自己的内心,将文章带来的启发立刻转化为具体的自我觉察,增强文章的互动性和实践性。


【8月精品文点评10】378陈秀珍 《一个与众不同的暑假》3297

陈老师的这篇文章真实记录了一位教师充实而独特的暑假生活,从专业成长到生活体验,内容丰富。

兼顾专业成长与生活体验,平衡得当:作者的暑假没有完全脱离“教师”身份,通过参与多个读书会和教育行走活动,持续进行专业学习和交流,保持了专业成长的连续性。同时,她也安排了旅行、探亲、甚至与家务琐事(如斗虫)相处,这种“既学又活”的方式,使得假期既能充电又能放松,避免了单一消耗,值得借鉴。

善于在寻常生活中发现意义与乐趣:无论是共读一本书、参加一次培训,还是观察一场雨、打理一片父亲的菜地,作者都能从中有所感悟,体会到充实与美好。这种“处处是风景”的心态,能让假期摆脱“无聊”或“虚度”的感觉,真正起到疗愈身心、积蓄能量的作用,这正是教师假期最需要的状态。

小建议:文章罗列的事情很多,可以选取3-4件有代表性的关键性的事件,从教师充电的角度,比如共读一本书、参加一场培训、认识大咖、旅游探亲来写,进行一个较为系统的架构来写,体现“与众不同”,也许更好。

当然,假期也需要规划少量“无所事事”的时间,主动留白。 从复盘看,假期安排非常充实,甚至“争分夺秒”。建议未来可以刻意留出一些不设定任何目标的时间,允许自己发呆、漫无目的地散步或单纯休息。这种留白不是浪费,而是另一种形式的心理修复,能帮助教师更好地消化吸收假期所得,以更从容的心态迎接新学期,避免“假期更累”的误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