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问题是,天下所有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好的资源”更是有限的。所以“好学校”显然是有限的,能不能考进去,是个问题。这不是你能决定的,它取决于你孩子的成绩。与此同时,好学校更贵,能不能读得起,是个问题。这又不是你孩子能决定的,它取决于你的收入水平。所以“能不能上好学校”其实并不是谁的“选择”,而是父母子女共同的实力,决定是否存在的一个“选项”。即便它重要,很重要,甚至最重要,可选项对你来说是否真的存在呢?
——《李笑来谈AI时代家庭教育》
很多时候,让我们纠结的选择是虚假的,其中很多看似是可能的选项,其实并不存在。
这段话解决了我对选择好学校的焦虑——我可以选择的选项其实非常有限。
这从给我的孩子挑选托班就能看出来。
因为孩子慢慢长大,担心老人们看护太累,又想让孩子锻炼锻炼社交能力,于是想要找一个合适的托班。
首先,因为户口的原因,公立的幼儿园就被排除了。(我家附近可是有四个公立幼儿园)
然后,私立幼儿园距离远,收费高,递交申请之后还要排队,也pass掉。
最后从诸多早教机构中,选了一家走路15分钟左右,师生比高(十个左右孩子就有三个老师)的早教班,工作日的每天上午去上半天,中午接回家。
早教班的收费也不便宜,能占到每月支出的一半。
但即使收费再高一点,我也是会选择它的。
因为能够满足我需求的托育机构,只有这一家。
同样的,在让许多家长焦虑的选择学校的问题上,我的选择并没有我想象中的多。
比起为在能力圈之外、无法成为自己选项的好学校烦心,看清手里有哪些选项,在既有选项中,尽我所能地将能掌握的资源利用好,才是更重要的事。
比如,设计面向未来,更有生产力的家庭教育;
比如,充分利用所在城市的公共资源,诸如图书馆、博物馆之类,让孩子增长见闻,激发好奇心;
比如,好好养育锻炼自己,给孩子梳理好榜样。
都是更重要,而且是在自己能力圈之内的事。
断舍离游戏 DAY 6
①②③绝对不会再带的耳饰,拿给孩子玩都担心扎手
④破掉的大气球
⑤印满了企业logo和标语的一点都不想用的公交卡套
⑥植物已经挂了的种植小铁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