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展笑颜开 寸铁学号:63
一直以来,我认为书评是很难快速写成的。一想到一本书的内容,怎么能用一篇文章就能很好的解构清晰呢。
直到遇见青衣老师,我才发现,书评也可以在短短两三天内,快速写出可以过稿的精品。
读一本书,是因为我们喜欢这个作家的写作风格,喜欢书中字里行间所传递的思想,喜欢它的意境或能为己所用的知识点。
每一个用心的“读书”人,都会或长或短的写写读书心得,无论是摘抄名言警句,还是记录所读内容,亦或是评论书的好坏,都是一种证明自己读过此书的标记。
当遇到一本好书或自己喜欢的书时,我们就忍不住分享出来,与大家一起探讨书中的精彩内容及普世价值。
怎样才能更好的分享给大家,让大家认可你介绍的好书呢?
首先,应了解书评的写作视角都有哪些方面。
从市场上众多书评的写作手法来看,评论作品或作者的居多。
如果从作品角度出发,我们可以通过一本书的中心思想,艺术特色,社会价值,语言风格,人物塑造,叙事逻辑性等多重角度出发。
当然,如果想另辟蹊径的话,还可以从反面角度来讲,比如一本书的优劣性,不足之处在哪。
从写作者的角度来写书评的话,我们可以从一本书的创作背景,创作经验,写作历程,作者的人品,学识,修养来延展,亦或是读完此书对大家有什么指导意义,在哪些方面能够得以提高。
无论是从作品,还是从作家的角度出发,都应该逻辑严谨,精准的传达给受众此书的价值点或趣味性。
其次,应了解书评的写作特点。
写就一本书的书评的正确打开方式,是三段论。第一段介绍,第二段评价,第三段推荐。
介绍,是概括性的总领,即简要介绍所推之书的写作背景,作家信息,此书大体都讲的是什么,主要内容有哪些。这一部分相当于我们平时所做的读书笔记。
评价,应从作品或作家的角度来写,作品的好坏,作家的写作经验,都可以拿来评价一番。也就是前面提到的书评的写作视角的考量。
推荐,是把你认为值得分享的地方,有吸引力的点,简明扼要的写出来,告诉大家值得一看的理由。写推荐这块就相当于写一篇商业软文一样,商品需要卖点,推荐的书则需要可看价值点或趣味点。
第三,作为一个书评人,应该具备四种思维能力。
明白了书评的解读视角,知晓了如何下笔快速写出成品,剩下的就是怎样运用或保有书评人的思维了。
青衣老师把书评人的四种思维概括为,框架思维,解构思维,逻辑思维,延展思维。
当我们写书评的第一段介绍时,就要用到这个框架思维了,学会概述书的内容。看书时从大局入手,先看目录,寻找概括性的总领内容,写介绍时,才能更好的概括出整本书的主旨。
解构思维,是用拆分的方法,把知识要点逐一列出,把能够从书本中获取的讯息罗列开来,以便于写作第二段评价时所用。
逻辑思维,只有当我们自己具有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时,才能迅速的捋清书的脉络,将整本书的主要内容串联起来,形成推荐的理由。而写推荐时,能够逻辑自洽,自圆其说,才能让读者产生想要一读此书的兴趣。
延展思维,就要考察个人的专业性了,能够深入解读书中的知识点,加以升华的放大给读者,才能让读者提前一睹书中的精髓。而不是让观者看着书评,觉得这只是一个只懂皮毛的书评人,不够专业又怎样让人信服所推荐的书值得一看,让观者顿然失去了阅读此书的兴趣。
当我们能够驾轻就熟的写出专业性的书评时,有了每一个书评做底子,写书单就是顺手的事了。一般由几本书到几十本书甚至一百本书,都可以组合成书单,但要注意,每一个书单是同类项的合并,不能一个书单所列的书分门杂类的五花八门都有,这样导致阅读受众目标不清晰。
很多小伙伴都会说,书评也许好写,可书却不好读啊,读一本书太浪费时间了。
是的,书评的写作基础最重要的是读,只有学会阅读,才能快速的参悟透一本书的精髓。
而如何读,花多久时间读完一本书,什么地方该精读,什么地方可以略读,甚至哪些地方可以直接跳过去不读,这都需要平时多积累经验的。
阅读离不开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只有掌握了阅读技巧,进行有目的的阅读练习,才能在写书评时挑出和阅读目的有关的关键词,更好的了解整本书的大致内容和书本结构。
有关阅读技巧,推荐大家去看一看《沟通圣经》这本书,该书介绍了听说读写全方位沟通技巧。
只有掌握好读,才能写出精彩好看的书评。写出了精彩的书评,才能顺手写就完美的书单。一举双得,从学会“读书”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