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引娣举着卖房子的牌子正准备出去,小海来了,看到引娣手里的牌子,很是吃了一惊,你这好好的怎么准备卖房子呢?上次做窗帘的钱不是也结了吗?你又遇到什么难事了?引娣只好把租厂房的事说了。
小海说,这个厂长真会趁火打劫,怪不得厂子都让他给搞倒闭了。可话说回来,你私自用人厂房确实不对,现在合同也签了,就得履行合同,按时交钱。但这房子可能也不是那么容易卖出去的,现在人们都喜欢住楼房,喜欢住平房的越来越少了。要不这样,你把平房抵押给银行,先把钱给了工厂,再慢慢想办法还银行的钱,车到山前必有路,你看如何?
引娣说,你说的对,要是一时半会卖不出去,也只能这样了,我怎么不知道房子还可以抵押贷款呢。两间平房到底无人问津,在小海的帮助下,引娣只好把它抵押给了银行,按时把厂房租金交了。
可是看着空荡荡的厂房就那么空着,每个月还要还银行的贷款,引娣愁得头发都快白了,好长时间和孩子只吃馒头咸菜。可是愁有什么用,钱并不会因为你的愁而自动飞来。引娣每天都在想做什么才能挣到钱,才能按时把银行的贷款还上。
上次给酒店做窗帘的时候,还剩下一点布,引娣就给自己的平房做了两条新窗帘。有一天引娣盯着自家的窗帘,突然想到当初给酒店设计了好多个样子,酒店只用了一个,其他的设计也不能白费了,要是还有人要做窗帘就好了。县城应该不只有小海介绍的那一家酒店,也不应该只有他们一家需要窗帘吧,其实不只酒店,只要是房子,基本都需要窗帘,办公楼,学校,养老院,新盖的单元楼,自己就一家一家去跑吧,万一还有需要的呢,自己窝在家里,难道生意会自己跑上门来?
引娣每天送孩子上学后,就带着自己设计的窗帘,骑着自行车一家一家去跑,跑了整整半个月,眼看还款的日子到了,还没有接到一单生意,引娣真是急死了。但天无绝人之路,功夫不负有心人,就在离还款日期还有一周的时候,有一个中学终于同意让引娣给做一批新窗帘,引娣简直太高兴了。引娣要在一周之内把这批窗帘赶制完,拿到钱,就可以还银行的贷款了,引娣又想到了上次一起做窗帘的姐妹,又去请大家帮忙,大家和上次一样热心,一起来帮引娣很快就把窗帘做完了。
做完了窗帘,张嫂说,要不缝纫机就放在这里吧,省的搬来搬去了,反正这个厂房现在是引娣的。学校对引娣她们做的窗帘的花色,款式都十分满意。校长说,我们还打算给学生们做校服,不知道你能不能做?引娣说,这个当然可以了,以前我就是专门做服装的。校长说,那太好了,你先设计几个样式,我们选一下。
校服反响特别好,上下学路上的学生就是引娣的活广告,渐渐有其他学校也来找引娣做,引娣靠她的信誉和质量慢慢走出了一条越来越宽的路。引娣的租下来的厂房基本没有闲着的时候。引娣找人做了一个牌子:引娣纺织加工厂,挂在厂房的墙上。窗帘,校服,棉被,被套,有什么做什么,活越来越来,引娣她们从最初的的五个人变成了三十个人。刚子后面娶的媳妇,引娣也让她来加工厂做活,人们都说,引娣真是个厚道人。
三年后,引娣的抵押贷款终于还完了,拿回了自己的房产证,引娣的心里无比踏实。好事来了也是接二连三的,引娣刚拿到房产证的第三天,外面的墙上就写上了一个又红又大的“拆”字,引娣的两间平房可以换到一套两居室,引娣真不敢想象,自己在城里也有了自己的楼房住了。
平房拆除前,引娣和女儿在平房前照了一张相,引娣的女儿已经上中学了,和引娣一般高了。这是她们娘俩在城里的起点,在这里她们度过了人生最艰难的岁月,在这个平房里,有女儿烫伤时的哭声,也有女儿领到奖状时的欢笑,这里有过哭声也有过笑语,有过苦,也有过甜,这里马上就要不复存在了,时代的脚步走的很快,这些年县城里矗立起了很多的高楼,拆了盖,盖了拆,新房越来越多,马楼越来越宽,路边的商店也越来越多,很多的高楼里也挂上了引娣做的漂亮的窗帘。
引娣的生活也随着时代的步伐滚滚向前,这些年变化太快,有时候像做梦一般,每一次引娣进了新的花色的布匹,做出新的款式的窗帘,引娣都感到生活又美又甜,吃过的苦,流过的泪,只有在这两间平房里才那么记忆深刻,历历在目。
但引娣刚搬到新房子不久,麻烦事就来了,生活就像过山车,忽高忽低,欢笑和眼泪总是交替着来。引娣妈来引娣新房子参观过一次后,就带着引娣的弟弟,弟媳还有六岁的外甥来了,大包小包的来了,在引娣的新房子住了下来,一点也没有要走的意思。
引娣妈说,你侄子马上就要上小学了,你看看能不能在城里给找个学校,城里的教育质量好,孩子可和你一个姓,给你叫姑那。引娣知道只要亲人找上门来,她就不能不管。妈以前常给她说,亲人就是打断骨头还连着筋,永远血脉相连的。
即使引娣从小在这里从没感受到过什么温暖,差点被送人,又被父母逼迫嫁给自己并不喜欢的人,结婚后一次又一次的给钱给物,却在自己困难时从这里得不到任何的安慰和帮助,但引娣依然不能忘了自己作为女儿该尽的孝道,母亲的话在她面前就是圣旨,她已经习惯了不打折扣的服从和执行。
看着这么多人,引娣很想说一句这是我的家,我的家里我做主,真住不下这么些人,但引娣就是说不出口,引娣有时候很恨自己的懦弱,在家人面前永远说不出半个不字,似乎顺从已经成了习惯,服从已经刻在了骨子里。父母把自己养大的恩德这一辈子无论如何都报答不完,即使还完了父母的恩,还有父母生养的其他孩子,只要父母要你帮,你不帮就是不孝。
家里只有个两居室,引娣本来计划自己一间,女儿一间,这一下来了这么多人,可怎么住呢?引娣妈也看出了引娣的为难,说,我一点都不讲究,让你弟和弟媳住主卧,你和女儿住次卧,我住客厅就行,我在这每天给你们做做饭,搞搞卫生,你们该上学的上学,该上班的上班。
弟弟一家和母亲在家里住了下来,家里每天都非常的闹腾,弟媳看电视,把声音开得很大,弟弟的孩子像混世魔王一般爬高爬低,还打碎洗手间的镜子,厨房门上的玻璃,幸好孩子没有受伤。常常引娣的女儿正在学作业,那孩子就过来一把把她的作业本拽走,要引娣的女儿陪他玩,在被撕坏了三个作业本,期中成绩也退后了十名后,引娣的女儿终于忍无可忍,搬到了学校去住。
母亲在家里帮忙做饭,但从不买东西,弟弟弟媳更是连一棵葱也不会买,母亲常常今天说,引娣,家里没肉了,明天说,引娣,家里没盐了,引娣每天忙完工厂的事,还得顾着家里的事,实在忙得焦头烂额,就每个月给母亲留了两千元,说这个你拿着,想吃什么随便买吧,我有时候实在走不开。母亲飞快地接过钱,但家里依然常常缺东西,依然要引娣再自己掏腰包去买。
引娣一想起回到那个家里的嘈杂烦乱,就很有些头疼,就在女儿的学校门口租了个一居室,周末女儿也不再回家,自己的那套两居室虽然在引娣名下,但现在似乎和引娣没有什么关系,除了交物业费,暖气费的时候,引娣才能记起这还是自己的房子,要不她大约都要彻底忘却自己还有这么一套房子的事了。房子的租金和母亲与弟弟一家的生活费比起来,还要少一些。
当然,引娣也还会时不时地回去一趟,主要是节日里去给父母送一些礼物和钱,但每次回去,都像回娘家一般,而不是像回自己的家。其实很多东西,属于不属于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用得到吗?
引娣对这套房子远没有早已拆除的那两间平房有感情,有时候路过平房原来的地方,引娣总觉得像回到家一般亲切,那里现在已经成了一个商业中心,引娣总喜欢在那里吃个小吃,看看风景,就像在自己家一般自在,但又有点回不去的遗憾和无奈。
坐在这里就不由自主地会想到刘姨,想到小海,想到第一次做窗帘,刘姨不知道现在在上海还好吗,好多年都没有她的消息了,小海也调去了外地工作,想起这些,就有些物是人非的感慨。怀旧总是一件难以抵御的事,有一丝美好,又有一丝伤感。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