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我观察,科研中那些能够引领领域走向的研究人员大致可以分成两类(技术开发的研究人员不考虑在内):
1. 一出道就一鸣惊人,迅速在领域中获得话语权,之后常年活跃在这一个领域,密切关注领域内的最新动态,并时常指引该领域前行的方向。比如工作记忆领域里的Earl Miller,他独立实验室之后的5年内发表了快速地发表了十多篇高水平的论文(2篇Nature, 2篇Science,1篇Neuron,2篇PNAS,2篇JNS,2篇JP),至2001年(其独立之后的第5年),写出了到目前为止整个神经科学领域引用率排前五的一篇论文(被引用了一万三千多次,AN INTEGRATIVE THEORY OF PREFRONTAL CORTEX FUNCTION, 2001)。个人认为他能够快速崛起的主要原因有两点:独立后仍然专注于博后期间的研究方向;成功地在猴子上开发出一系列行为范式。
2. 出道时,并没有激起大的波澜,一步一步,从名不见经传的小文章,常年积累,深耕;通过一系列的小动作,不断地折腾,逐步组织,拼装出一套自己的理论框架,渐渐地在领域中建立名声,斩获发言权,直至引领领域的发展方向,Geoffrey Schoenbaum即属此类。
前者通常发生在那些已经初具规模但又研究得没那么深入的领域,后者则属于那种还处在发展的早期阶段的研究领域(更确切地讲,可能还不构成一个轮廓清晰的领域)。要想从头一点一点地发展一个领域的认知框架,需要研究人员具备更为宽广更为系统的知识和认知储备。所谓从头发展,并非从0开始,因为即便这个领域还不成形,但却有其他的发展得相对成型的研究领域。所以,推进一个领域最常见的策略是通过借鉴,重组,拼接其他领域(通过类比总能找到相通之处的)的概念,理论,框架。但前提是,你脑子里得事先储备有关于不同领域的认知框架!而掌握不同领域中的认知框架的最为高效的手段就是师从那些搭建认知框架的资深研究人员。
昨天的文章讨论了科研中怎样才算优秀的师承。现在看来,昨天罗列的科研导师的13项职责,大概还只能算是基础职能了。如果一个青年研究人员可以从导师身上习得那13项素养,对于在科研界生存基本没有什么问题了。但似乎还不足以帮助研究人员做出推动一个领域不断发展的工作,更不用说去搭建,创造一个领域的认知框架了。所以,对于优秀的师承(诺奖得主的学生更容易出诺奖得主,开拓者更可能培养出新生代的开拓者,其中必然有其道理!),我们应该提出几点更高的标准:
1. 优秀的导师应该示范如何推动领域认知的发展;
2. 示范如何提出新的概念,模型,理论;
3. 示范如何发展并构建一套认知框架。
很显然,这已经不是一般的导师能够做到的了。但试想一下,如果你跟随的导师整天的研究只是如何更快更好地发表论文,而不是如何推动一个领域认知的发展,如何开拓领域的认知边界,如何创建一套自洽的认知框架,那年轻的研究人员又有多大的可能性能够做出推动领域认知发展的工作呢?又何谈开拓?何谈发展系统性认知框架?
这种导师只怕全中国都找不出来几个了吧?那青年研究人员如何打破这种科研环境的困境?这是每一个有志之人都应当认真思索并努力寻求破局之道的严峻挑战。
(困了,思路有点散了,原本的想法却没有写出来。哎,睡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