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分享的话题是:读什么书才有用?
想分享这个话题的原因是,源自于我和我同事今天的聊天。我们行政部有一个刚毕业两年的妹子,毕业后一直在我们公司做行政相关的工作,职位一直没有提升相对应的薪资也相当于原地踏步,最重要的原因是这姑娘做事情比较随性,一些重要的事情领导不太放心交代给他做,所以一直在琐碎行政一些琐碎的工作上徘徊。姑娘本身对于工作上没有太多的规划,好为人师的我,看到他这个情况,不断的去提醒他,要进行学习,要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做一个长远的规划。姑娘在我的唠叨下终于舍得拿起了《追风筝的人》,这本书看起来了。这两天我问姑娘,“书看完了么?”妹子回答说:“我不打算看这种书了。”我说:“为什么?”她说:“这种书是故事书,看起来没什么用?”我反过来问她:“你觉得看什么书有用?”他支支吾吾了半天说:“比如我做行政,肯定看一些行政类的书,会有用,看这种故事书,在浪费时间,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
刚开始听完姑娘的话,觉得又好气又好笑,细细品味她说的最后一句话并不无一定的的道理。其实姑娘意思是看一本书,就要把这本书的价值最大化,如何把一本书的价值最大化呢?其实无非是确定目标(例如我想学会计)---选择书籍--深度阅读--实践--总结。
接下来想说的是什么无用之书,还记得刚上大学那会,手头的文学史教材有两三本,厚如方砖。每每翻阅,我都嫌它费时费心。貌似这专业书,除了拿来应付考试,并无什么提升效用。于是,我迷上了碎片化阅读。刷知乎、逛贴吧,不消几分钟,便能添满一页笔记,赚取一身干货。总以为,新技能们带我装逼带我飞。临近大考,才猛然觉察:什么鬼,我的专注力、记忆力,怎么下降了那么多?我自以为的速效捷径,竟成了功利心的无底黑洞。
“既然读过的书会忘。那我们努力,又有何用?”事实上,读书本无用。多不了,急不来。有时候,它仅是一瞬悸动,一秒心流体验。想强行赋予意义,或是标价收售,真不必。
诸如“读完一本书就改变一生”之类的功利思维,只会使人深陷于实用至上的怪圈。着急长大,着急成才,着急回馈。着急刚落下的种,不日便绽出一树昙花。现在啊,倒挺喜欢翻翻教材、读读论文。也慢慢明白。所谓“白读”的知识,要不就是没过脑没走心,要不就是未到会用的时候。无用之书,最是大用。它不教你如何“记”, 却助你怎样“悟”。那些反复翻阅、心亦摇焉的日子,一如溪水淌过指尖。
水痕不见,凉意犹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