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记忆的时候家里就会常常出现一个情景。妈妈把东西整理在家里的各个角落,而爸爸总是趁其不备将他认为没用的“破烂”偷偷扔到楼下垃圾桶。妈妈发现后又拿回家里来。两个人这样周而复始的各自行动。
还有个更有趣的现象。两个人在有些物品上能够达成很好的共识。新的蚕丝被,新的不粘锅,新的醒酒器。。。只要是崭新的,他们都舍不得扔。美其名曰,将来我结婚可以直接拿到新家里使用。好吧,我服了。
看了这本书,我发现了他们问题所在。两个人都不允许自己使用高级的东西。他们的内心深处都觉得自己配不上这些美好的事物。所以才会给我留下来。让我来使用这些物品。大概天下的父母都有这个心里的小问题吧。我给他们两个一起讲了一下断,舍,离。
断。物品要进行使用才有价值。这里的使用,指的是当下,合适且必须的物品。使用时间如果是将来或者之前使用过,那么可以理解不在当下。而我与物品的关系是我作为主体的。因为花了很多钱买的东西,舍不得扔。这种情景就是把物品放在了首位。主次颠倒了完全。我们是物品的主人。不要让物品左右我们。
舍。有些不是当下,合适的必须品要怎么处理呢?直接舍弃掉。有三类人舍弃不了物品。一,逃避现实型。这类人不呆在家里,整天出去玩耍。自然舍弃不了家里没有用处的物品。二,执着过去型。这类人总是爱回忆过去,痛苦的相思忘不了。把很久之前的奖杯,相册都留着。就是为了有个念想。坦白说,老妈就是这种人。退休之前的获奖证书都不留着,跳舞的奖牌也都宝贝似的供着。<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专门提到了奖牌的处理方式。占用很大地方,果断处理掉。三,担忧未来型。这种人会囤积大量的日用品。我就是这个类型的。一看到聚划算中的团购,就会大量的买吃的。双11每一年都没有错过,瞪着眼睛等到十二点秒杀东西。对未来有些恐惧才会变成这个样子。
离。整理后的物品放在恰当的位置才能展现它自己的美感。减少的物品可以直接扔,一边扔一边感谢它“对不起,谢谢”,要是觉得心理有些不舍,可以送给别人。告诉其他人:“我觉得你会爱惜,能不能收下”。最终剩下的物品要好好整理。一般都是把物品竖着放分三类。空间放七成就可以了。
歌德说过,人类最大的罪是不快活。看完了这本说,我已经整理出来了很多物品。这些物品都放在了真正属于他们的位置。自己的心情随着整理也变得非常快乐。我想,这大概就是作者想要达到的效果吧。经过了断舍离的过程,每个人跟心灵对话,找到让自己真正快活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