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滤镜”
大家对于“好人滤镜”这个词应该也不陌生,有时候出于惰性,对于别人的认识只停留在某个时段的标签或者对于别人口中的认知。
比如我,我现在工作,一开始自己确实是抱有极大热情和积极性去做,一度觉得反正自己人在异乡,一副无牵无挂的样子,每天除了努力工作,似乎也没有其他事情可以吊起自己的积极性。
时间久了,自己也看到一些事情,看到自己这个行业逐渐变成“夕阳”,看到公司断尾求生等等,有那么一刻,突然觉得 自己之前努力有些可笑,有些荒唐。
然后上班一本正经的摸鱼成了现在常态,不能摸鱼也要创造条件摸鱼。如果放在以前,自己会极度鄙视自己,然而现在自己摆烂摆得这么理直气壮和心平气和,我一时既然也找不到什么立场来批判自己。
有着之前努力奋斗的样子,以前认识的人依旧一这样眼光看到我,觉得自己也应该如我这般努力生活着,这样清醒着,不为爱情冲昏头脑,一心只想搞钱。
但是,我已经摆烂了,现在说出来,人家觉得你在凡尔赛。
“你这样都是摆烂,那我们岂不是原地火化会比较好一些。”
我只能回以礼貌而尴尬的微笑。
这样滤镜,让我突然想到家中一位长辈,都是大家口中的“老实人”,早年离异之后一个养大3个孩子,他似乎总是这样逆来顺受。后来对大儿媳的刁难,他也不多言,相反,家中很多人都觉得他大儿媳刻薄,不孝顺老人。
在他快离世前一个月,他大儿媳突然诉苦,说老人家突然对她很凶,有时候动不动就要骂她,还曾经一度差点动了手。她自己也是当奶奶的人了,这样诉苦,也是引得家里人一顿怀疑事情真假。
直到老人家过世之后,大儿媳也是偶尔谈及时,说公公的反常。以前,或许有人可能会搭腔几句,后来,大家都抱着逝者为大,都不多言。就看着她一个委委屈屈诉苦。
似乎这个老人家也是有滤镜在的,在大家心目中。具体情况,除了当事人,其他的人揣测似乎是无关紧要的,也没有什么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