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21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文化跨学科融合实践分享

我觉得以“当数学遇见历史与艺术”为切入点,进行跨学科融合教学这些尝试的初衷,是希望打破学科壁垒,让数学文化真正“活”起来,成为学生探索世界的桥梁。

一、当数学遇见历史:用“穿越千年”的故事点燃课堂

数学知识从来不是孤立的符号,它深深扎根于人类文明的土壤中。我们的核心目标,是破除数学的“抽象高墙”,让学生看见知识背后的文化血脉。

以《九章算术》为例,我们可以创设以下教学活动

1.情境创设:穿越回汉代

我们选取《九章算术》中的经典问题,如“折竹问题”“凫雁相逢”,用动画短片还原汉代土地丈量、粮食交易的社会场景。课堂上,学生化身“汉代记账官”,手持算筹,模拟古人计算田亩面积。这种沉浸式体验,瞬间拉近了学生与古代数学的距离,活跃了课堂气氛,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古今解法大PK

以“折竹问题”为例:“今有竹高一丈,末折抵地,去本三尺。问折者高几何?”我们带领学生用麻绳模拟折竹,亲手拼摆复原“出入相补”原理,感受古人的智慧;再用现代方程思维验证结果。最后,一场激烈的辩论赛将课堂推向高潮:“你更爱古法还是今法?为什么?”学生在思辨中,深刻理解了数学思维的演变。

3.课堂生成的惊喜

学生在探究中就会发现:汉代“方程术”本质上就是现代的矩阵消元法!这时就会由衷感叹:“原来古人这么酷!解方程早被中国老祖宗玩明白了!”这种文化共鸣,正是我们期待的教育火花。

二、当数学遇见艺术:用“看见数学之美”唤醒创造力

数学与艺术看似截然不同,实则在对称、比例、几何中交织出独特的美感。我们希望通过跨学科融合,打破“数学=枯燥公式”的偏见,让学生成为数学美的发现者。

以黄金分割美学巡礼——寻找教室里的“黄金密码”为例

我们可设计一项“数学侦探任务”:学生测量《蒙娜丽莎》的面部比例,计算教室黑板、课桌椅的长宽比,甚至用黄金矩形构图拍摄校园风景。以教室讲台为舞台,让学生去当小讲师,通过计算讲台的长宽比例,去感受站在讲台的哪个位置会让同学们看着你讲课时最美最帅。跨学科的碰撞,让数学思维与艺术创意相互赋能。

三、实践反思:跨学科融合的“三个关键”

1.抓住数学本质

历史融合:重点不是讲历史故事,而是用历史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本质。例如,通过《九章算术》领悟代数思维的起源。

艺术融合:核心是用艺术形式训练数学能力,如通过透视法理解投影几何。

2.设计“看得见思维”的任务

避免流于表面的欣赏,设计可操作、可对比的活动。比如,古今解法对比、数据测量分析,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深化思考。

3.把讲台让给学生

学生的作品和发现就是最好的教学素材。我们展示学生的设计图,让学生用数学语言互评;鼓励他们用专业术语分析艺术作品。

假如学生能够为汉代算题争得面红耳赤,能在操场上追着影子画透视素描——数学也早已不再是课本里冰冷的数字,而一定会成为他们认识世界的新视角。跨学科融合的意义,不仅在于知识的整合,更在于点燃学生对数学、对文化的热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以下是一些适合高中生参加的项目: 教育部白名单赛事 自然科学素养类 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由中国数学会主办,...
    小宇Ztangerin阅读 28评论 0 0
  • 早晨在家里翻看源代码的时候,其中就有“在我逐渐成形的世界观中,数学所需的逻辑和理性思维是可以用来掌握任何学科的万用...
    彩彩_cc阅读 31评论 0 0
  • @所有人 第19周 周六6️21号 [爱心]家校共育共读54[爱心] 今日分享:周末陪伴与冲刺 周末两天更是备考黄...
    一棵树的倒影阅读 29评论 0 0
  •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文化教学跨学科融合实践分享 商丘市第五中学李渊文 大家好!今天非常荣幸能和大家分享关于“新课标下初...
    商丘李渊文阅读 32评论 0 0
  • 笔墨抗毒,青春誓言 壮锦初中禁毒作品展暨颁奖典礼圆满举行 禁毒的信念,在笔尖流淌;青春的责任,在纸上绽放。20...
    壮锦初级中学安全教育专题阅读 1,17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