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心中的教师形象,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前段时间去青中观摩幼儿活动现场,在青中老师们的引导下,幼儿在整个活动中自主、有序,课程的信息呈现和材料上,方方面面都有很多值得我自身学习成长的地方,也就是我自身想要达到的教师形象,接下来我将从以下两方面来分享我的思考:
一、教师是幼儿学习的促进者
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主的,生动的情景和形象更加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在青中的整个活动区游戏中能看出来班级孩子们的游戏都很自主,不管到哪一个活动区去和他们交流,都能和你侃侃而谈自己的活动内容和想法。在现场中,就能感受到课程内容的实施效果及孩子在课程中的成长和收获都是不可小觑的,通过孩子们的这些表现便能感受到教师在幼儿身后的付出和引导同样不可忽视。如何做才能让孩子自主主动的去游戏,这离不开教师平常为幼儿激发的兴趣,也离不开教师提前为孩子们丰富的经验。
所以,我心目中的教师形象应是事无巨细的提前为幼儿预设到,能够时刻激发并保持幼儿的兴趣,真正的站在幼儿的角度去思考活动价值的老师。
像我们班之前一直在活动区引导孩子们玩的新游戏或者新的艺术呈现形式,都是当天小朋友去尝试熟悉,然后再在讲评的时间去带着班里所有的孩子一起去了解,因此我们也发现,常常有孩子那怕听过了也不会,正是因为部分幼儿对于此经验的缺失以及教师枯燥的引导方式才让幼儿没有产生兴趣,才不会去关注,不想去了解和尝试。
所以这也转变了我对以后课程实施方式的一些思考,除了必备的物质材料支持要充分,那在每一次的幼儿活动前,孩子们是否都具有相应的经验,是否都带着自己的思考去游戏,在活动中,教师有没有采用一些更有趣的方式去激发幼儿的兴趣,活动之后,有没有真正的让孩子们自主的有意识的去和同伴们分享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困难或表达的情感,教师是否有及时的去进行提升和总结,而不是只是一味的交给孩子们技巧、输送给孩子们情感。
一百个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为了实现幼儿游戏的自主性,我们应该更大胆的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表达,教师要做的是将这些天马行空的想法变成现实。
二、教师自身对于课程的思考以及自身能力的提高
当然要实现幼儿“课程游戏化”,教师自身便要对课程有一定的把握,在这我体会最深的便是在幼儿园工作这几年里,自从承担班主任职责开始,从刚开始对于课程实施的不熟悉、不了解、没思路,到现在慢慢在教研新主题时捋思路、做计划,这都离不开每次课程实施中的勤问和多学,离不开每次主题结束后的总结与反思,当我以为仅仅这样就足够我一步一步的成长,其实环境的创设丰富永远是一个主题下要达到的最基本的要求,老师仅仅只有主题活动实施的框架是不够的,真正的要将课程的实施重心放在幼儿的身上,要更多的提供给幼儿机会,就像每次的评价与总结中,教师只有真正的把握主题课程的价值,才能思路更清晰的做好每次活动的计划,明确提供给幼儿的机会的点在哪里,才能衔接好每次的评价与总结。
因此,我心目中的教师应当是会正确审视自身,不盲目跟风,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会反思与评价自己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