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吉星教学系统赋能《字母表示数》教学反思(第三轮)

本节课通过"数青蛙"儿歌接龙竞赛,成功实现数学抽象概念的生活化迁移。小组轮流接力的形式有效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一、教学片段展示


原思路

在探究"a只青蛙腿数表示方法"时,采用小组合作模式:

独立想(3分钟个人思考)

轮流说(小组轮流陈述并记录分歧点)

多维补充(用不同颜色的笔将你认为正确的意思补充进去)

公开展示(随机抽取学生进行汇报)


王博士建议增设投票系统

初阶诊断:设置ABC选项(A.a只青蛙a只腿;B.a只青蛙b只腿;C.a只青蛙4a只腿)进行即时选择,暴露认知偏差

进阶反思:通过跨组辩论后启动二次投票,引导改变观点的学生阐释推理过程(如:"4×a能体现青蛙腿数是只数的4倍")提升正确率,利用课堂生成、小组合作让孩子们独立探索、重新构建对知识的认知。

因为在二次作答的时候挑选改变想法的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这样的小组讨论便是有效的。同时也能加深孩子们对倍数关系这个知识点的印象。


二、教学改进建议

1. 时间管理精细化:小组讨论原设定120秒未能满足深度交流需求。按照6人小组每人都有30秒发言机会应该将时间调整为180秒。


2.核对答案环节:在核对填空题答案的时候,王博士也提出了一个很新颖的方法。可以选一个孩子的答案(可能对了三个,错了一个),然后投屏,给出选项A.四个答案都和这位孩子一样  B.三个答案和这位孩子一样 C。两个答案和这位孩子一样 D.一个答案和这位孩子一样 E.全都不一样这样投票的好处是可以确定班级正确率有多少,也可以在选项中抽选学生讲解关键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