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哪有什么胜利,活着意味着一切。
这些日子,每天的疫情牵动无数国人的心,一组组冰冷的数据,意味着成百上千家庭的支离破碎。
与每天不断攀升的数字相比,更让人关注的是患者求医无门的悲凉。由于疫情发展太快,医疗资源跟不上,不少患者难以及时收治入院,只能每天来往奔波,排队候诊,名其曰:居家隔离治疗。
眼巴巴地看着自己或家人病情日趋严重,却看不上病,住不了院,这种无力和挫败,不是亲身经历是难以感同身受的。
这几年陪家人、同事去医院次数多了。就会发现,其实“一号难求,一床难入”,转诊难、看病贵,在国内医院是常态,不托人、不找关系,即使在平时大医院的床位或许你也永远住不进去,这也是不少大病重症患者或家属绕不过去的梗。
由于医疗资源的稀缺,看似保障健全的医疗体系,在大病重症面前根本不堪一击。更不要说武汉、湖北这样疫情严重、集中爆发的区域,即使是在医疗资源丰富的江浙沪,即使是在没有疫情的时候,每天都有医生建议必须马上住院,可没有床位收治的病人也比比皆是。
这些年作为家属,同事,出入重症病房多了,与医院、患者接触多了,最能体会到求医无门的悲凉:再难的人生,也难不过日益虚弱的病人看着光阴一寸寸从指间溜走,干涸的眼里满是无助和绝望……
很多网友对病人不能及时收院治疗义愤填膺:这些人可一个个都是移动的传染源啊。可对于毫无准备的疫区来说,或者本来医疗资源就及其不足的地方而言,马上想到更好的解决办法也难。试想一下,如果疫情发生在你的城市,会应对的更好吗?“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理想是丰满的,可现实是残酷的!
医院和医疗保障体系不堪一击,国内其实早有诟病。但面对十几亿的庞大人口压力,尤其是互害式的食品安全,及快速发展带来的生存压力,导致的医疗需求爆棚,对任何一届政府来说,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现在最经济、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物理隔离,彻底切断传播途径。但愿这次疫情,能引起更多国人和社会的关注,积极推进医疗改革的同时,重视食品安全,更重要的是要警醒国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不少网友把武汉、湖北出来的人当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可如果是你,会做何抉择呢?一位在武汉封城前逃出来网友发帖说,刚逃出来时感到很不安,既感觉自己像逃兵,又觉得给别的城市带来了麻烦。可自从看到那么多武汉患者求医无床位而病死家中的例子,觉得出来未必不是件好事,至少一旦自己发热,可以得到及时诊治,也减轻了家乡早就不堪重负的医疗资源,意味着多一个人有活下去的机会。
确实没有任何地方,能像医院一样,折射出大千世界里的人生百态,在这里,你能看到非常多心酸的场面,让你直面最残酷的现实。更重要的是,你能抛开一个人在社会制度底下的所有枷锁,直面作为个人最重要的东西——生命。
2020年元旦前我的新年寄语是:多健身、少熬夜,远离不良嗜好;多微笑,少烦恼,常怀感恩之心;在2020年都有一个健健康康的好身体!关键词就是健康,或许有些矫情。但如果去过医院,来过重症病房,你就会明白这一切都发自肺腑!
阻击疫情,其实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经历过与病魔抗争的患者和家属最清楚不过,需要动用家里的一切资源,在大病重症面前甚至比战争还要惨烈。人力、物力、财力缺一不可,你不惜一切代价,付出了所有努力,往往还只能眼睁睁看着你最亲近的家人、最亲密的朋友被病魔反复折腾,在无尽的痛苦中被死神带走……
奥地利诗人里尔克有句很有名的话:“哪有什么胜利可言,挺住就意味着一切。”是啊,人只要健健康康地活着,就已经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如果你觉得人生艰难,不妨去医院看一下。你会发现,一切烦恼,不过是我们过不掉心里的坎;好好活着,才是人生唯一的大事。
疫情当前,或许我们还不需要冲在一线。我们大多数人更重要的就是要防护好自己,不给社会添乱,不给稀缺的医疗资源增加负担。在这个基础上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再为战胜“疫情”增砖添瓦。
阻击疫情,珍爱生命:健健康康的你,就是最开挂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