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吉林要深入落实党中央关于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的战略部署,牢牢把握东北在维护国家“五大安全”中的重要使命,坚持把发展立足点放在高质量发展上,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勇于创新、苦干实干,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展现更大作为。
边境地区作为国家的重要门户和安全屏障,其基层党组织建设意义重大。边境地区基层党组织不仅是党联系边境地区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更是维护国家安全、促进民族团结、推动经济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着力建强边境地区基层党组织,是实现边疆稳固、兴边富民的必然要求。
一、加强政治建设,筑牢边境地区基层党组织的思想根基
政治建设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首要任务。边境地区基层党组织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通过开展常态化的政治理论学习,如“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关于边境地区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确保党员干部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时,要加强对边境地区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利用村广播、宣传栏、新媒体等多种渠道,宣传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增强群众的国家意识、国门意识和国防意识,筑牢边境地区维护国家安全和稳定的思想防线。
二、优化组织设置,提升边境地区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
科学合理的组织设置是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的基础。根据边境地区的实际情况,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在人口相对集中的边境村落,优化村党组织设置,在村民小组、专业合作社等建立党小组或党支部,将党组织的触角延伸到基层的各个角落。对于一些边境地区的流动党员,建立流动党员党支部或党小组,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和服务,确保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此外,加强边境地区基层党组织与驻地部队、边防武警等单位党组织的联建共建,形成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的良好局面。通过优化组织设置,整合各方资源,提升边境地区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和战斗力,使其在维护边境安全、促进边境地区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三、强化队伍建设,打造高素质的边境地区基层党组织干部队伍
基层党组织干部队伍是推动边境地区发展的骨干力量。要选优配强边境地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注重从返乡大学生、退伍军人、致富能手等群体中选拔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群众认可度高的党员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加强对基层党组织干部的教育培训,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选派干部到先进地区学习考察等方式,提高干部的政治素养、业务能力和服务群众水平。同时,建立健全激励保障机制,提高边境地区基层党组织干部的待遇,落实好村干部报酬待遇、养老保险等政策,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注重在边境地区优秀青年、致富能手、退伍军人中发展党员,为基层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优化党员队伍结构,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边境地区基层党组织干部队伍。
四、发挥引领作用,促进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边境地区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立足边境地区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引导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如边境贸易、跨境旅游、特色农业等,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加强边境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改善交通、水电、通信等条件,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环境。同时,关注边境地区群众的教育、医疗、文化等民生需求,协调各方资源,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提升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此外,在促进民族团结方面,基层党组织要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往交融,引导各族群众相互尊重、相互帮助、共同发展,维护边境地区的和谐稳定。
建强边境地区基层党组织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不断加强政治建设、优化组织设置、强化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才能使边境地区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为实现边境地区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