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是怎样产生的?
焦虑就是因为欲望与能力之间差距过大。
人类的安全感源于自己在某一方面拥有的独特优势:或能力,或财富,或权力,或影响力。当安全感不足时,人们便开始寻求改变,但在本能脑和情绪脑避难趋易、急于求成的影响下,我们开始不自觉地求多、求快,比如:读书时陷入低水平的勤奋,只求多求快,回头却发现什么都没记住。这时就会产生焦虑。
焦虑的类型
一.完成焦虑
总是把自己的日程安排得太满,每天都活在截止期限(Deadline)面前,比如同时想学很多东西,但时间根本不够用;每天要例行完成的事情太多,耽误一天就觉得喘不过气来;随意承诺他人,日程安排总被不重要的事情打乱……
二.定位焦虑
如果在零基础阶段就直视该领域的能人们现在的所作所为,不焦虑都不可能:某某这么年轻就有如此大的影响力了!他们已经抓住风口、占据先机,我何年何月才能这样?原以为这个绝妙的点子只有自己能想到,没想到人家居然把产品都做出来了……错误的定位只会让人觉得一切都来不及了,事实上,这根本就是错误的对标。
三.选择焦虑
比如突然有一段自由时间,却因为想做的事情太多,最后把时间都浪费在了摇摆不定上,静不下心做最重要的事,或者说根本不知道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另外,很多能人的观点也让人纠结,比如A说阅读要只字不差,B说按主题阅读,不用读完,看上去两个人的说法都对,但做法却完全相反,到底该用哪个方法呢?人喜欢唯一性和确定性,面对多元和不确定,靠天生的习性怕是很难应对。
四.环境焦虑
比如因家庭、工作的影响,有些事想做却做不了,还有些事不想做却必须花大量的时间去做。这种低效或无力有时也会让人抓狂。
五.难度焦虑
有些书就是很难读,有些文章就是很难写,有些知识就是很难懂,有些技能就是很难学……真正能让你变强的东西,其核心困难是无法回避的,不下决心与之死磕,始终在周围打转,时间越长越焦虑。
如何缓解焦虑
·克制欲望,不要让自己同时做很多事;
·面对现实,看清自己真实的能力水平;
·要事优先,想办法只做最重要的事情;
·接受环境,在局限中做力所能及的事;
·直面核心,狠狠逼自己一把去突破它。
上面这些说辞就像废话,我们都觉得很有道理,但是做起来却很难,关键是如何真正提升能力和保持耐心。
今天,我们来从“保持耐心”这一方面进行突破:要想有所成就,必须保持耐心,延迟满足。
坚持21天就能养成一个习惯,少吃几口饭就能变瘦,读完一篇干货文章就能立即改变……很多人陷入了短平快的陷阱,这些品性只会让人庸碌无为,因为缺少耐心这个品质,再多的努力也会白费。
耐心不是毅力带来的结果,而是具有长远目光的结果。
很多时候,我们对困难的事物缺乏耐心是因为看不到全局、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所以总是拿着天性这把短视之尺到处衡量,以为做成一件事很简单。事实上,如果我们能了解一些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改用理性这把客观之尺,则会极大地提升耐心。以复利曲线为例,复利效应显示了价值积累的普遍规律:前期增长非常缓慢,但到达一个拐点后会飞速增长。当我们清楚了这个规律之后,就能在面对长期的冷寂或挫折失败时做出与他人不同的选择:有人选择放弃,而我们继续坚持。同时,我们不会因自己进步缓慢而沮丧,因别人的飞速成长而焦虑。就像写公众号,有耐心的人会牢牢盯住长远价值,他们的目光在5年、10年之后,所以不会因眼下文章的阅读量低而缺失动力,也不会因别人写出了10W+的文章(一篇文章的阅读量达到10万以上)而焦虑不安,毕竟各自所处的阶段不同,只要持续创造价值,别人的今天就是自己的明天。
如何拥有耐心
一.面对天性,放下心理包袱,坦然接纳自己
培养耐心要从接受自己缺乏耐心这一事实开始
二.面对诱惑,学会延迟满足,变对抗为沟通
“后娱乐”的好处是,将享乐的快感建立在完成重要任务后的成就感之上,很放松、踏实,就像一种奖赏;而“先娱乐”虽然刚开始很快活,但精力会无限发散,拖延重要的工作,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会空虚、焦虑。
三.面对困难,主动改变视角,赋予行动意义。
主动改变认知视角,来找到行动的意义和好处。比如当我们清楚了阅读的本质和意义,就可能放下手机,主动拿起书本;当我们明白了深度学习的意义,就可能放弃听书、速读,转而开始精读和输出;当我们明白了运动真正的好处,就可能告别慵懒,主动坚持锻炼。所以,要想办法看清那些想做之事的意义和好处,你看到的维度越多,耐心就会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