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外婆:
您好!此时外面的夜仍然很嘈杂,给您写信能让心宁静,真好!
先聊聊我今天的趣事吧!
早上,李晖做的早餐,下了一碗面,外加一个炕炕馍。我最喜欢吃馍了,只是他把这个馍放在微波炉里又加热以后,硬的像石头。即使这样,也充满了诱惑。我忍不住抱着猛啃,真是硬的咬不动,差点儿把我镶的三颗门牙磕掉了,面也把汤吸干了,只好将就啃啃算是早餐了。
下午在学堂浇花,眼尖的学生竟然看到了一道彩虹!对于这一个惊喜地发现,我立马高度赞扬了他的观察能力,引导他分析了彩虹形成的原因,并让他写了一篇观察作文。作文来源于生活,一点都不假!所以只要用心观察、体验、感悟生活,无处不是写作素材。
七时许家教回到家,发现蚕宝宝们的脑袋都在360度转,真是饿坏了。我马上把桑叶从冰箱里取出来,晾几分钟去喂它们,桑叶很快就被钻出一个个小洞洞,它们好像总是吃不饱,眼见它们一天一个样,一天比一天又白又胖,真担心后面桑叶不够怎么办?变成飞蛾再下很多卵该如何解决?
养它又不能给它一个很好的归宿,确实我内心也很煎熬的。不像我们小时候专门养的蚕,可以变成钱。
说起我们小时候养蚕,又是酸酸甜甜各种滋味。我家四姐弟中,我比他们都懒,唯爱读书,于是有幸一直读下去。老三和最小的老弟有点效仿我当年。所以,二妹为这个家是付出最多的人,她身上具备有像您一样贤德、能干、包容等美德。
二妹在杨寇小学任过几年代理教师,和老爸一同上班,一同下班。在学校也不轻松。放学了就在家里帮妈妈干农活烧火做饭,主要还养蚕。蚕是我们那个时候主要的经济来源。
我周一到周五都在学校,只有周六回到家打个帮手,更多时候是二妹和妈妈在忙照顾蚕。下面,我请二妹回忆当年她养蚕的经过吧。
“养蚕是个细活。刚开始小蚕宝宝幼小像黑蚂蚁那么大,要挑那种特别嫩的桑叶,小心翼翼地喂养。蚕的成长速度很快,孵化期8-9天,然后经过一龄期,二龄期直到五龄期。刚开始蚕宝宝吃的很少,一天就摘几片桑叶就够了。才开始喂养比较轻松,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也容易生病。
蚕一天比一天大,人也一天比一天累。尤其蚕四龄期五龄期阶段吃的那个多呀!20钵蚕一两个人都忙不过来!于是,老爸拿着桑剪到地头桑树剪枝条,我和老妈连着桑条背回家,再拉下桑叶,给桑叶喷水,消毒。当时堆了半屋子的桑叶也只是够蚕吃一天的。从第一蚕钵开始喂,还没把第20蚕钵喂完,前面的蚕都已经把叶子吃光光的了。就这样来回不停地给上桑叶!满脸的疲惫听着沙沙沙的声音,每个人都欣慰不已。
最辛苦的是,蚕一到成熟期,吃的多得吓人。半夜三更我还要和老妈起床再给20钵蚕再上一遍桑叶。有时累倒了就睡在蚕室里面,而且室内温度不能太低,还给蚕烧了蜂窝煤炉取暖。有一次,我和妈差点儿煤气中毒了呢!
40天左右,蚕身变亮了,就说明要吐丝结茧了。这个时候,妈和我就给蚕做吐丝的麦键,做好了麦键,再把亮亮的蚕放上去,看着蚕把自己的身体慢慢藏进雪白的丝里时,我和妈露出欣慰的笑,也只有到了这个时候,我们也能适当的放松了。
养蚕虽然辛苦,但是摘桑叶很幸福!每到桑果成熟的时候,都抢着去摘桑叶,因为趁机能吃到很多酸酸甜甜亮嘟嘟的桑果,还不被爸妈骂,甭提多享受了。”
外婆,听二妹讲这么多养蚕的故事,您也佩服她了吧?
二妹和我妈身上都具备有蚕的美好品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人的成长必须像蚕吃桑叶一样一口口果断勤奋,成才必须像作茧一样一圈圈自律完整,成就必须像化蝶一样一翩翩超越自我束缚,最终必将实现自身更大的价值!
养蚕,学蚕,成为蚕。
写到这里,热血沸腾。洗洗睡吧!
爱您的云霞、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