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春节,外甥用最快的快递寄来了大草原上最新鲜、最好的羊肉。我知道,那一整只羊里,满藏着他重重压力下取得好成绩的喜悦、对远方亲人的感恩牵挂,还有对曾经“榜样”的报喜之意。
年夜饭,先生直接安排上了手抓羊肉、红烧羊排,那情形,一个“香”字无法表达。
天一冷,二姐就寄来了最靠谱的亲戚做的粉条,那里面的情义,与母亲相似。还特意在除夕前寄来我和少年认为的“年味儿代表”灌肠,满足我们的家乡胃。
那食物、那味道,是家乡专属,别无可求。
相识相知廿余载的小姐姐,照例打来电话问候,也是报喜:她新组建了和谐美满的家庭,与另一半及其高中生女儿欢欢喜喜过新年,话里话外的甜蜜幸福从声音里远隔千里溢满我双耳。
真为她高兴,她漂泊了多年的心终于有了可喜的停靠处。
外出旅行,与先生、少年有趣有乐,爬山的体验感前所未有地好,行程很圆满,心满意足,收获颇丰,且消费体感酒店价格友好了不少,更是喜乐。
少年一不留神划破了手指,举着浸血的指头,绕开爸爸,一路咚咚咚地跑过来找妈妈,有点着急,但并不紧张,他说:“妈妈一定有办法。”拉起他浸血的手指噙在嘴里含一下,迅速给他喷了很好用的医用敷料,划痕很快就凝结住了。
他有些惊愕,我告诉他,小时候,我的爷爷爸爸妈妈就是这么教我的。他说:“以后我也要这么照顾我的孩子。”
想起曾经的小宝宝,摔跤了会哭着找妈妈,如今长大不哭了,但仍是第一时间找妈妈,哪怕爸爸就在旁边。被孩子依恋、需要,大概是每个妈妈温柔骄傲的负累吧?
春节这种举家团圆的时刻,最能感受到个人在历史长河、生命链条中的微妙作用:作为小而又小的一环,实在微不足道,但又被爱着、惦念着,是某人心尖尖上的肉,是一些人割舍不掉的深情厚谊,这,是多么美好的事!值得人为了这链条上相关人的欢喜笑颜努力拼搏,在所不惜。
正是这些细碎的小事,让人的生命显得重要且有价值,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