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活在混乱、不如意的现实中
前几天看最新一期《十三邀》,许知远采访深圳某二本职业学院教师黄灯,她之前写了一本书《我的二本学生》。在节目中,有位学生自称自己这帮二本学生就是“工业废水”,好像觉得自己就像毫无用处的垃圾一样,还没毕业就已经前途暗淡、无处可去。不得不说,这种想法简直太自我贬低、太消极了吧。二本学生尚且对自己的学历不满意,那另外那些三本、大专、中专学历乃至没有学历的人难道只能去死吗,只有北大、清华那些名牌大学毕业的,才有资格活在这世上吗?
活在不完美混乱现实中VS活在梦幻完美的逃避心态中
昨晚看樊登老师的年末演讲,他提到自己从2013年至今讲了大约500本书,所有书中的道理总结成一句话,就是人要勇于面对人生的不确定性。所谓世间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这是最根本的客观现实规律。
而可能包括我在内、包括黄灯老师的那些二本学生在内的很多人,都会无意识地活在梦幻完美主义的逃避心态中,打死也不接受外在现实的不完美和自我内在的不完美。自己学历不过硬、原生家庭不幸福、自己长得不好看,不可爱、言语无趣、面目可憎,找不到好工作、找不到可爱恋人,所以自己就是“工业废水”,注定前途一片灰暗,只能逃避现实、逃避自我浑浑噩噩混日子。
同时面对外在不完美的现实,自己内心一旦有消极懈怠、焦虑不安、抑郁绝望等不良情绪感受(内在体验的不完美),立刻“趴窝装死”,沉溺在消极情绪陷阱中无法自拔,把宝贵精力和大好时光都用来怨天尤人。
自认为是原生家庭父母的责任、是社会和学校的责任、是工作单位的责任等等,才害得自己过得如此痛苦不幸。无意识地以“人生受害者”自居,把其当成逃避自我人生责任的挡箭牌,反正都是别人害得我好惨,而我好无辜、好清白、好可怜。这类人宁可沉溺在逃避现实、自我催眠的绝望痛苦中,也不愿意鼓起勇气朝前看,主动承担自我人生责任,通过付出实际行动来改善自我命运。
面对外在现实的不如意,以及内在体验的混乱与纠结,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掌控自身行动。立足当下、立足工作生活学习等人生责任,无论如何先行动起来再说。不管心里多难受焦虑、不管环境多么不尽人意,先干5分钟、再干5分钟、再干10分钟,干着干着,你就会发现原先内心消极懈怠、抑郁纠结等不良感受,竟然不知不觉得到缓解、乃至消散了。同时也只有持续积极行动起来,你才能一点一滴取得学习成绩、工作成果等,从而改善你的外在人生境遇。
任何时候,行动都是我们人生前行的第一推动力。不行动,光沉溺于自我幻想、自怨自艾,就是你骂自己一千遍“工业废水”,也没有佛祖菩萨来拯救你(除非你自我振作起来,天助自助者);就算你再转移矛盾、再逃避责任、再怨恨原生家庭、怨恨社会到死,也丝毫无助于改变自我命运,极有可能你反而“求仁得仁”,真的变成一坨臭不可闻、散发无尽怨念、人人避之不及的“工业废水”也未可知。
活在僵硬固化思维模式中VS践行担当成长的思维模式
昨天跟朋友聊天,她说自己写的文章看起来很矫情,于是写了几篇就停笔不写了。而实际上,多数人用文字表情达意,都是要经历从词不达意、万般造作矫情到文从字顺、表达自然流畅的这么一个必然过程。发现自己写东西矫情,恰恰是走出矫情的第一步。
就像我好几年前刚开始接触文字工作时,写着、写着有一次蓦然发现自己写的东西好像特别幼稚一样,发现自己文笔幼稚,恰恰是走向成熟的第一步。继续努力好好写作练笔,自然会越写越成熟自然,越写越有丰沛真挚的真情实感自笔端汩汩涌出。而不能说是觉得自己写的矫情、文笔幼稚,就干脆停笔不写了。以上两种心态就分别属于“固定思维”与“成长思维”。
当然不光是写作练笔,包括学习、工作、婚恋等人生万般事项,其背后都涉及成长思维或固定思维的认知框架。拥有固定思维认知框架的人往往会无意识地认为,自身能力天赋、性情禀赋、乃至人生命运等等都是固定不变的。既然如此,当面对生活困境或人生转折命运时,通常就会一筹莫展,消极懈怠、浑浑噩噩、崩溃得特别快。
比如自己上了一所二本学校,仿佛就觉得自己这辈子都没希望了,就是工业废水了;再比如自己工作上遇到困难,立刻就会自我怀疑自己就不是干这份工作的料,从而还没努力战胜困难,就早早选择辞职放弃;再比如自己遇到一位特别合适的恋人,俩人相处一段时间自然会产生些小矛盾,但面对恋爱问题你不是想着积极去面对解决,而是只会觉得自己是不是所托非人,还是分手算了,这世上肯定有百分百适合自己的完美恋人正在某处乖乖等着我呢,我何必受这种腌臜气呢。
看到没有?那些拥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往往也是面对复杂混乱现实的空想完美主义者。正因为他们一根筋地固守自我工作、生活、婚恋等方面的虚假完美幻象,才没有勇气面对真实现实的诸多挑战、困难、挫折和打击。他们宁可一成不变、僵固无聊、自我催眠地一天天混日子,也不愿意面对人生成长发展所必然要承受的责任、压力、困苦、纠结,以及更重要的是自我内心完美幻象的迅速破灭。
而坚持成长型思维的人,一方面勇于面对外在现实的混乱不完美和自我内在心理现实的混乱不完美;另一方面,立足当下、立足自我人生责任,持续积极行动起来。他们相信只要自己积极行动起来,干好当下的工作生活事务,干好一天、再干好一天的工作,长期坚持,自我工作能力就会逐渐提升。同时也只有自己先付出心血、付出对他人的关心与帮助等,自己的家人关系、同学关系、朋友关系、同事关系、婚恋关系等各种人际关系才能够得到持续改善。
他们明白,这世界不是围着自己一个人转的,他人更没有任何理由来不停迁就自己,来主动关心自己。我们决定不了外在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己心意,更决定不了他人的做法是否符合自己心意,我们唯一能决定的只有自己的思维和行动,勇于承担自我人生责任,坚持成长型思维,努力前行、履职践责、与人为善为乐,你的工作生活才能越来越好。
沉溺自我中心孤独陷阱VS遨游于联结他人的存在海洋
无论是逃避真实自我的固定型思维,还是逃避客观现实的完美梦幻思维,本质上都是因为这种人只活在自我中心的孤独陷阱里。他们眼里只有自己,没有他人;只有自我催眠的完美梦幻,而无视残酷混乱、不如人意的客观现实。
他们越是逃避拥有巨大成长潜力的真实自我、越是逃避残酷混乱但不乏成长发展机会的客观现实,越是会在自我中心的孤独陷阱中越陷越深。他们没有勇气放弃幻想,放弃自我催眠,主动承担自我人生责任、走进客观现实去勇敢构建一段人际关系,去和他人一起联结、创造丰富美好的新生活。
而那些勇敢面对混乱不如意的客观现实、坚持成长型思维的人,他们并非只是为了自我满足、自我成长而活着。他们深知人最重要、最根本的成长与幸福,还是来源于人际关系、来源于与人联结、来源于利他奉献。
在与人联结、积极构建同学关系、同事关系、婚恋家庭关系等过程中,我们才会通过他人这面镜子,清晰持续地映照出自我内心的缺陷和问题,并有的放矢改进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同时也会帮助他人改进提升自我,互帮互助、和谐共赢。
人本质上是社会动物、“自我”本质上是人际互动的产物。即使拥有无尽物质资源,我们独自一人活着只会觉得无尽空虚、孤独、寂寞和无意义。唯有积极走进现实、主动走入人群,勇敢构建关系,为他人及社会福祉而努力超越自我、奉献自我,我们才能持续收获活着的充实感、意义感与幸福感。
在2021年最后一天,希望在2022新的一年里,我们所有人都能够勇敢面对外在混乱现实与自我内心现实,不逃避现实、不逃避自我,以成长型思维积极主动干好工作、承担责任,积极主动敞开心扉与人联结,为了他人幸福和社会福祉甘于自我超越、利他奉献,那么我们就会把有限的自我生命持续融入众人生命这个无尽宽广的存在之海洋,一生活得充实、热烈、丰沛、美好、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