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之《史记》:总第一百七十篇,《史记》第一百六十七篇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
原文摘要:
到了秦始皇,他继承了六代先人留下来的功业,举起长鞭驾驭各国,吞并了东周、西周,消灭了各诸侯,登临皇帝之位,统一了整个天下,用残酷的刑罚统治全国,声威震动四海。他又向南夺取了百越的土地,设置了桂林郡、象郡,使百越的君主俯首系颈,把性命交给秦国的狱吏。他派蒙恬在北方修筑长城,戍守边防,驱赶匈奴后退了七百多里,使匈奴人不敢南下牧马,六国之士不敢张弓报仇。于是他废除先王的法度,烧毁百家的著作,想以此愚弄百姓。他拆毁名城,杀戮豪杰,收缴天下兵器聚集到咸阳,熔铸成大钟和十二尊大铜人,以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然后他开辟华山筑成城堡,凭借黄河作为渡口,据守亿丈高城及深不可测的深渊作为坚固的防御。有良将强弩把守险关要塞,有忠诚的大臣及训练有素的部队手执锐器,谁人能奈我何?天下已经安定。秦始皇以为关中的坚固犹如铜墙铁壁一般,自以为帝王的万世基业,可以子子孙孙永远传承下去了。
心得体会:
这一段内容仍然是太史公引用的贾生的评论文章。贾生认为,秦始皇在之前几代君王积累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统一了天下,消灭了六国,并且向南夺取了百越的土地;在北面修筑长城,驱赶匈奴后退了几百里,至此,秦始皇建立了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之后,秦始皇拆坚固之城,杀豪杰之士,将天下的兵器都收缴到咸阳,防止百姓作乱。同时,派良将、忠臣守卫各处要塞,防止百姓作乱。自以为天下已定,自己的子孙可以永享这帝王基业了。
秦始皇做了这么多的事情,其实都是为了保证自己的江山永固,防止百姓起来作乱。不过,秦始皇却没有意识到当百姓生活安稳,富足,不必担心苛捐杂税、繁重徭役时,天下才最稳固,百姓的民心才是最重要的,让百姓感受生活美好,稳住民心,才能真正保证江山永固。实行苛政,动用酷刑,虽然可以得到一时的安定,却埋下了动乱的祸根,长此以往,江山还是有倾覆之忧啊,更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