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自我毁灭的资本主义
要透彻理解解马克思的理论独特之处,最好的起点是马克思的人性理论。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性的内在需要,人类通过劳动改造世界,并在劳动过程中实现自我。
黑格尔认为,人与自然之间有一种互动的辩证关系,人类在改造大自然的同时,人类本身也被改造了。马克思同意黑格尔这一观点,即人手与人心是一种互动关系,他进一步指出,劳动具有正面意义,它与人类的本质有密切的关系,劳动是人类的需要。
但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被异化了,工人被从劳动成果以及劳动过程分离了出来。异化意味着与基本人性分离,使人无法过上完整的人类生活。异化的关键还在于它永远都是自我异化,工人只有在劳动以外才感到自在,而在劳动中则感到不自在。他的劳动不是自愿的劳动,而是被迫的强制劳动。
异化在资本主义社会达到了顶峰,工人是为别人工作,劳动对他而言是外在的事物,是不属于他的。工人与做的工作之间有了隔阂,同时与自我也有了隔阂,他与他自己的现实脱节了。如果工人讨厌自己的工作,他也一定讨厌他自己。马克思用黑格尔的话来说,就是工人被疏离了。
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工厂制度中,工人实际上是为另外一个社会阶级在做牛做马。从十九世纪中期的社会情况来看,工人所受的待遇确实很糟糕。工作原本应是人类光荣的标记,但在当时工人却变成了牛马。
马克思相信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本身有若干内在的矛盾,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愈来愈有效率,工厂愈盖愈大,而且愈来愈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工厂所需的工人愈来愈少,失业的人愈来愈多,社会问题将因此越来越严重。因此资本主义是一种自我毁灭的经济制度,因为它缺少理性的控制。就这种意义来说,资本主义又是“前进的”,因为它是迈向共产主义的一个阶段。
但是,资本家控制着整个社会的经济命脉,从而控制教育体系与大众传媒,导致无产阶级对自身的真实处境熟视无睹。因此,资本主义尚未崩溃,但是它终将走向灭亡。
作为政治理论家,马克思就是要唤醒被蒙蔽的无产阶级,团结起来,一起来改变这个世界。因此,马克思和朋友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末尾提出了战斗号令: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03 马克思小传
卡尔·马克思1818年5月5日出生于普鲁士王国一个律师家庭,中学毕业后,先后在波恩大学和柏林大学法律专业学习。1841年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之区别》因得到评审委员一致认可,未经答辩提前获得耶拿大学哲学博士学位。随后马克思出任《莱茵报》主编,1843年他在报上发文批评俄国沙皇,普鲁士国王在沙皇的抗议后,查封《莱茵报》。马克思被迫流亡法国,由于受到保守势力的排挤和驱逐,马克思又被迫在欧洲各国四处流亡,他因此自称是“世界公民”。
1846年初,马克思和恩格斯建立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1847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应邀参加正义者同盟。1847年6月,改组同盟并更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同盟的纲领《共产党宣言》。1864年9月28日,马克思参加第一国际成立大会,被选入领导委员会。1883年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在伦敦寓所辞世,享年65岁。
马克思的一生颠沛流离,却有两个人一生陪伴他,支持他,给他无限的温暖和关怀。他们是他的夫人燕妮和战友恩格斯,马克思与燕妮的爱情、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友情长久为世人所传颂。
燕妮·马克思(1814年2月12日—1881年12月2日)出身名门望族,22岁时与马克思私定终身,苦等马克思七年以后成婚,一同踏上流亡法国的道路,对马克思的爱终身不渝。1880年,燕妮患了肝癌,马克思一直随伺左右。由于焦急和失眠,体力消耗过度,1881年秋天,马克思也患上肺炎,病危之中的马克思仍然对燕妮念念不忘。
25岁就被迫流亡的马克思,一生都极度贫困,疾病缠身,他和燕妮生了四女二子,只有三个女儿长大成人。列宁曾说:“如果不是恩格斯牺牲自己而不断给予资助,马克思不但不能写成《资本论》,而且势必会死于贫困。”恩格斯虽然是富家子弟,但年轻时只是公司里的一名小职员,工资并不高,他竭尽全力倾囊相助,每月给马克思提供生活费,从1851年至1869年,马克思总共收到了恩格斯的汇款3121镑。
马克思在1867年给恩格斯的信中写道:“坦白地向你说,我的良心经常像被梦魔压着一样感到沉重,因为你的卓越才能主要是为了我才浪费在经商上,才让它们荒废,而且还要分担我的一切琐碎的忧患。”
除了生活上资助马克思,恩格斯在学术上和战斗实践中也是马克思最得力的朋友和同志。马克思和恩格斯几乎无话不谈,一生书信往来有1000多封,马克思去世后,恩格斯又整理出版了马克思的著作,最著名的《资本论》,其中的二三两卷就是马克思去世后出版的。马克思非常博学,他能够阅读二十种左右的文字,能够用德、法、英三种文字写作,《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多达160多卷。
马克思的思想由于列宁和苏维埃的建立得到广泛的传播,从20世纪初开始对世界政治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1999年9月,在BBC“千年第一思想家”全球评选活动中,马克思荣登第一,爱因斯坦随后。2005年7月,BBC又以“古今最伟大的哲学家”为题,开展听众调查,马克思得票率还是第一、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休谟列第二。2005年11月,德国电视二台投票评选“最伟大的德国人”,马克思名列第3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