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直以来感觉自己生活得比较累赘,不轻松,家里不管怎么打扫东西还是很多,来家里的做客的朋友都说你家怎么这么多东西。衣柜里很多好几年前买的旧衣服,只因花钱买来,跟随自己很久,总想着以后可能还会穿上,扔了心疼,于是就留下了,但每次打开衣柜却仍觉得没有衣服穿;厨房的柜子里,架子上到处都是杂物;门口的鞋架上摆满了鞋,经常穿的也就一两双。每次碰到某东、某宝搞活动就会囤很多日常用品,反正能用上,趁便宜的时候多买一些。结果家里就多了很多调味料,纸巾,厨房的洗碗布,牙膏牙刷,洗衣液之类的东西。有时候本来只要买小瓶或者一件就够了,可商家在价格上做手脚,让消费者觉得大瓶比较划算或者买两件能打折;心里想着总能用上,多买点也无妨。买回来发现大瓶的东西能用很久,甚至用到过期还剩不少,最后只能狠心扔 掉。这样不仅造成极大的浪费,而且还给家里添“乱”,被各种杂物填满的家,不知不觉给自己心理造成压力。于是我下定决心在2017年的最后一天得好好来一个“大改造”,我静下心花三个小时的时间将山下英子的《断舍离》读完。
二
书中提到断舍离的概念就是通过收拾自己居住的空间,让自己从看得见的世界走向看不见的世界。因此,要采取的行动是,断=断绝想要进入自己家的不需要的东西,舍=舍弃家里到处泛滥的破烂儿,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处于游刃有余的自在的空间。”
要做到断舍离,得先从整理头脑开始,然后开始行动,做到知行合一。这样才能从“拥有”的思想中解脱出来,享受前所未有的畅快和解放感。整理头脑,首先要把时间轴锁定在现在。只有对当下的自己合适且必需,也确实在用的东西,才会留在你自己的空间里。在断舍离里,“扫除”分为收拾,整理,以及表现为扫、擦、刷的打扫。
下面我以我自身的例子并结合这本书中讲的一些方法来分析,如何从改变居住环境来初步实践断舍离。
第一,把时间轴锁定在现在。只留下当下必需的东西。当然一切从扔东西开始,从看起来就是垃圾的东西开始,我先收拾厨房,将那些我几家旮旯里的东西收拾干净,然后将橱柜里的东西全部拿出来。我发现有能用上一年的厨房用纸和百洁布,这些我并没有扔掉(初步断舍离,还是没有办法完全断舍离,只希望以后买东西时能谨慎,只买当下必需的东西),而是将这些东西放在一个橱柜里,还有不常用的餐具也放进去。然后空出一个柜子装锅具,我们家光是锅就有一大柜子,还有一个柜子装食品—大米小米面条以及一些调味料,尽量保持台面干净整洁。剩下的是怎么看都是垃圾的东西和至少十一个月没有在用的东西收拾出来,装进垃圾袋里准备扔掉。
第二,不要把重点放在非日常上。为一年一次,甚至是几年一次的事情花钱,说到底不过是虚荣罢了。首先从不穿的衣服着手,去除自己的执念。打开衣柜,发现衣柜太乱,虽然之前换季的时候有整理一些衣服,但柜子里还是有不少“明明已经不穿,可是因为有感情,而依然留着”的衣服。虽然有些留恋,但还是狠狠心将它们丢尽垃圾袋里。
第三,找回对自己的信任。人之所以会产生“说不定以后能用得上”、“必须得扔了,可又没有行动”这样的想法,说到底是对自己的不信任。能够收拾好一件东西,就等于遵守了与自己的约定,这件事就成了换取值得信任的自己的信用资金。
第四,由减分法变成加分法。看待自己的方式由过去的减分法变成加分法。了解自己,放下过去的自己,开始肯定自己,相信自己。
第五,由忽视和否定而来的能量。那些被忽视甚至遗忘的物品无法完成自己的使命,而且甚至连自身的存在价值都被否定了。那些放在家里许久不用的东西可以拿去二手市场卖或送给朋友,让真正需要它们的人拥有它,让东西发挥它自身的价值。
以上都是对现有的东西断舍离,在买东西的时候学会反复思量,让物品物尽其用,并且确保它能把它的功效发挥极致,一直到用完,这才是断舍离的最终阶段。
人生之难,莫过于断舍离,真正能做到断舍离的人,才是真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