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理解孩子的负性情绪和冲动行为?
孩子常常用哭闹、对抗甚至打人的方式来表达愤怒,这是因为他的大脑和心智还没有发育健全。
当孩子感觉到被忽视、被限制、被责备和不被满足时,就会用负性的情绪来表达,主要是哭闹、尖叫、对抗、打人等等。这是因为,他们的大脑和心智的发育还不足以支撑“有话好好说”的功能,比如认知功能、自我控制和言语表达的能力都不够。而在心智上,孩子还处在以自我为中心的阶段,很难换位思考。
因此,内心的痛苦、愤怒、委屈和难过,孩子说不出来,甚至也识别不清楚,只能用情绪和行为表达。
理解到这一点很重要,因为我们常常忽视孩子还是孩子,就像当我们还小的时候,父母忽视我们一样。
另一方面,孩子很多的带有攻击性的情绪表达是成长的动力,也是促进成长的积极要素。也许,你会感觉这个观点匪夷所思,因为无论是我们自己还是别人都觉得乖孩子好。
但是,乖孩子实际上是攻击性被压抑、无法表达自我的结果。攻击性是生命力的驱力,攻击性的表达也意味着自我主张的表达。细想一下,我们自己现在都在自我成长,渴望成为自己,我们也应该让孩子做自己。
所以,我们需要对孩子的负性情绪和冲动行为,重新进行定义。孩子的攻击性,常常意味着,他在表达自我主张,坚持自己,发展自我人格的独立性,设定自我的疆界。所以,尊重孩子的情绪表达会更有利于孩子的人格发展。
有一位妈妈向我抱怨:因为她训斥了孩子不早点把作业写完,于是孩子之后就一直对抗,更加磨磨蹭蹭,这让妈妈感觉到怒火中烧。
我换一个理解角度说:我觉得你的孩子很勇敢,因为你责备他,让他感觉很愤怒,他敢于表达自己,去对抗你。而他敢于这样表达,说明在你和他的关系里,他的感觉是安全的。
这样积极的理解,会让我们更加接纳孩子的情绪。
总之,自我的独立,常常是在对抗父母的过程里得到确立和发展的。
二、孩子的负性情绪和冲动行为的深层原因?
另一方面,我们也会发现,有的孩子在表达攻击性方面是比较适中的,属于发展中的正常表达。
而有些孩子,攻击性极强,甚至难以安抚,常常让妈妈们感觉崩溃而对孩子发怒,之后又因此内疚。
如果孩子攻击性极强,难以安抚,深层的原因可能是:其一,妈妈对情绪的涵容功能不足,导致孩子情绪调节能力不足;其二,不安全依恋导致愤怒和攻击性,并且影响到孩子情绪调节能力。
情绪调节的能力,是指当一个人感觉到愤怒、恐惧、羞耻或是内疚的时候,他拥有一种内在自我调节的能力,即可以在内心去容纳这些感觉,并加以思考、理解和消化,最后转化为一种更加温和的情绪。
这样的能力,心理学家比昂称之为母性的“涵容”,是妈妈养育孩子的一个重要功能。
关于涵容,它是一个过程。比如,当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妈妈可以容纳孩子的愤怒和攻击性,然后,在内心重新思考和理解,转化为孩子可以接受的情绪之后再回应给孩子。这样的过程,也是孩子被妈妈“看见”的过程。
当孩子感觉到被看见,情绪就会下降。反复之后,孩子就会内化妈妈涵容的功能,自己也能消化和转化负性的情绪。如果妈妈没有涵容功能,孩子也就无法发展这个部分,这会导致孩子情绪调节能力低,遇到一点挫折就发脾气,难以安抚。
因此,涵容功能具有代际的传递性,妈妈缺失涵容功能,常常是因为代际创伤,即妈妈自己的情绪在早年没有被很好的涵容过。
举个例子。对于刚刚上幼儿园的孩子,会有很强的分离焦虑,因此常常哭闹不去上幼儿园。妈妈的涵容功能就是,接纳孩子的哭闹,在心里思考孩子哭闹的原因,并理解孩子因为和妈妈分开,感觉到害怕和焦虑,这样的情绪是很正常的。
妈妈在接纳、思考和理解之后,可以和孩子说:“妈妈知道你不想上幼儿园,不想和妈妈分开,妈妈知道你会想妈妈,会难过,妈妈也会想你的。妈妈会最早最早来接你...”
当然,这样的话可能需要反复说。慢慢的,孩子的情绪就会稳定下来。
而如果妈妈不能涵容孩子的情绪,孩子就会更加的焦虑和害怕,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有的孩子因此会闹得更厉害,而有的孩子则学会隔离自己的感受。
再比如,如果孩子感觉到恐惧,可以通过对恐惧情绪的描述,来帮助孩子命名感觉,并且思考和理解恐惧的来源。之后再用孩子可以听得懂的语言去跟孩子交流,这样孩子对恐惧的感觉就有一种清晰感,会更加了解自己的感受。
我们知道,长期的忽视、抛弃、拒绝和虐待会导致不安全依恋。而不安全依恋,会让孩子处在应激的压力情景里。在孩子大脑和心智发育还不健全的情况下,孩子只能通过表现出愤怒和攻击性,让自己被父母看见、理解和回应。
如果父母不能理解孩子,就会对孩子感觉到不耐烦或是愤怒,觉得孩子不懂事,甚至惩罚孩子。这导致一种恶性循环,即孩子更加不会表达自己,也更加没有能力调节自己的情绪。
三、那么,如何发展母性的涵容功能呢?
发展涵容功能,我称之为扩容。我常常发出感慨,作为母亲,真的很不容易,管孩子的吃喝拉撒睡,还要承受孩子的攻击性。我想,也只有爱,才能让我们这样为孩子付出。
扩容,首先要理解孩子情绪和行为背后的原因。就如前面描述的,孩子情绪的来源、生理的客观基础、成长的动力,还有被妈妈涵容、在关系里感到安全的需要等等,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去考虑的因素。
在养育态度方面的扩容,正如我上节课提到的:“爱他,就如他所是,而非如你所愿。”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先天气质,加上家庭养育环境的不同,孩子会有自己个性。
有的孩子天生敏感,有的孩子天生好动,尊重孩子的本性和发展的特性。
在表达态度方面的扩容,我觉得最好的就是心理学家科胡特提出的:不含敌意的坚决。我们常常需要对孩子设立边界,对孩子说“不”。而不含敌意的坚决,就是最佳的方式。
扩容应该聚焦在亲子关系里。很多的养育问题,都是关系引起的。就像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雷泽尔顿所强调的:“我的工作对象既不是孩子,也不是父母,而是他们之间的关系。”
所以,当孩子有很多愤怒、拖延、对抗时,去反思自己的回应方式,改变自己,然后邀请孩子一起成长,家庭和孩子的关系需要在互动中完善,这点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有一点需要强调,孩子总是情绪失控和行为冲动,也可能是生理的原因,妈妈们不放心的话,可以去医院了解一下,排除这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