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学森的图卡学习笔记
#教育学原理 34
从学制的变革中发现,小学和初中是基础教育阶段,中考后分流。在教学中也发现,数学从“小学-初中”跨度要远小于“初中-高中”的跨度。
有时会把「小学五年级的折线统计图题」直接放到「初二一次函数行程问题」中,难度还不低。但高中后数学的学习就要建立在更加抽象思考方式上。先看看今天的内容吧。
💡学校系统
双轨制→分支型/单轨制
①义务教育延长到哪,双轨制就并到哪
②并轨理想形式:综合中学
💡学校阶段
1️⃣幼儿教育阶段
①提前结束5/6岁 ②加强幼小衔接
2️⃣ 小学教育阶段
①小学不分段 ②提前入学5/6岁 ③缩短小学年限 ④取消小升初考试,小初直接衔接
以前还分初级小学和高级小学,现在不分了。有的国家如法国,把小学缩短到5年,前苏联缩短到了3年。
3️⃣ 初中教育阶段
①延长初中学制 ②初中≈中间学校 ③初小衔接,统一进行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教育
4️⃣ 高中教育阶段
①多类型 ②多样化
5️⃣ 职业教育阶段
①重视基础知识 ②层次类型多样化
6️⃣ 高等教育阶段
①多层次:专科、本科、研究生(硕士、博士)
②多类型:学术性、专业性、职业性
💬昨天和学生聊到高中数学,经历了一开始的阶段,现在慢慢适应了高中数学。感动的是以前提过一次我要考研,学生还记得,昨天就收到了祝福,还有高中的期中考成绩。今天考场上考试一想到这事就开心。
_______________
第六章 教育制度>第二节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