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海底世界

1.本文在表达上突出的特点就是结构清晰。

2.但内容和要素比较细致。(除了让学生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之外,4-5段还是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这一点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巩固。)

授课思路:

1.以开头和结尾为切入点,整体把握课文。

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2.那课文又是从哪些方面来写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呢?(说句子,谈体会,再知道朗读)

3.期间,引导学生重点体会4-5段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4.本文采用随文识字的方式,学习生字,词语。


一、学习2-3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二段,其他孩子思考:这一段写了什么内容?

2.交流。

3.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圈画语句,作批注(读句子,说感受)

课标要求中段孩子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这一部分表现很不错!

生: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 。这是个设问句。

生: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到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还有的好像在打鼾 ……是个排比句式。

4.教师补充: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对比感受这样写的好处。把窃窃私语换成“发出轻轻的声音”哪一个更好?

5.想象一下你还可以听到什么声音?(关注省略号,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了解省略号的一般用法)

6.指导朗读:谁能通过朗读把海底声音的奇异多样展现出来 。

二、学习第四段

1.默读课文,请找出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2.具体介绍了哪几种动物的活动方式,他们的活动方式有什么特点。依次出示,再圈画,明确本段通过写海里动物的活动方式,速度等

①海参

②有一种鱼

③乌贼和章鱼

④还有些贝壳(感受表达的好处)

3.齐读:读出这种活动方式的不同来。

4.合作读:(感受先概括再具体的写法、先总述后分述的表达方法)

教师:读第一句。

学生:读二到五句。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小组合作学习)

1.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这一段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2.差异体现在哪里,画出相关的语句,圈画关键词。

3.学生交流。

4.汇报展示,教师及时纠正、补充。

色彩差异——不同的颜色

大小差异——最大的和最小的植物(明显的对比)

5.朗读,再次感受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四、学习第六段

过渡:海底除了有奇异的景色还有——丰富的物产,齐读第六段。

怪不得作者说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五、板书小结

借助板书再次感受本文总——分——总的行文结构和总——分的构段方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