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以宏观视角看待历史的时候,文化自信才算真正树立了
人类的文明迄今真正可查的,公认的大约都是四大文明古国,可是到了21世纪,存留下来的古文明,真正没有中断的只有中国,埃及虽然存在,古埃及的文明却已然荡然无存,那些曾经璀璨夺目的文明和历史,都已经永远地被历史的风尘掩埋。中国的辉煌和历史的悠远始终熠熠生辉,诚然,源远流长值得我们骄傲,文化自信也是如此。“以史为鉴”其实应该就是一种态度,一种宏观认知的态度和真实的历史视角,所以在《以史为鉴:中华文明的演进与选择》,介绍的不仅仅是了解我们的历史,更多的时候当代有责任感的学者所肩负的责任,应该以这样一种视角来审阅。
真正的专家和学者团队编著
历史,必然是要有考据和真实的推论才有说服力,所以,我们必须知晓为什么中国历经了无数次的分裂如今依然可以独立于世界,成为一个大统一的国家。以史为鉴,必须要有学者的来表达,所以汇聚了国内顶尖历史专家的成果的书,自然值得信任。国内文史研究领域的史学泰斗、文化名家,金冲及、孙正聿、刘庆柱、卜宪群、韩毓海,大名鼎鼎的学有专长者的论述,我想,他们的思想和研究的成果,足以支撑我们对历史的真实任职的。
不混编,只分享专业内的真知灼见
一开始阅读的时候,其实是冲着名号去的,毕竟在这里的编者都是各领域杰出的人。而翻阅的时候,感受又有所不同了,让我印象深刻的首先是特殊的体例。《以史为鉴:中华文明的演进与选择》与其说是一本书,不如说是各自领域的专家对中华文明的演进与选择的探寻和追索。每一个专家都在自己的专研领域里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他们只负责特定的章节,在同一个历史的宏观视角下,从历史的看待文明的演化,从哲学的角度思考文明繁衍的原因,从考古的角度找到证据,从人文的角度思考如何传承。几乎每一种历史的内容都是属于我们在做法上非常独到的见解。
时新性是这本书很吸引我的一个地方,比如“2021年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的内容,就是现代所见文明的真实内容,我们所见识到的真正历史,其实很多时候都是在不断变化的,包括一下时新的考古证据,再如近代“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以来清朝统治的注定灭亡,为什么在近代历史上的特殊性是无可取代的?以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帮助读者读懂、读通、读透中华文明的厚重历史,启发广大的民众,立足当下,思考历史,以史为鉴,这才是一本历史书应该有的态度,这样的历史分享,多了学术性的严谨,而且更适合我们以严肃的态度来对待。
专而精,不受缚于时间
大多数的历史书都是按照编年体的方式来编著的,很少有打破这个方式的内容,尤其是专业性的学术著作,在这一方面更是如此,所以朝代顺序往往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现代化的史学视角则不然,刘庆柱撰写《五千年不断裂的中华文明》宏观把控,却是从五千年来中华文明为何不断裂原因如此,找到每一个延续的“起点”,让历史有一种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再像孙正聿的《从大历史观看中国式现代化》一文,以大历史观深刻理解新时代,深入诠释的其实是新时代的中国式现代化之路为什么会是一条和平发展之路。历史也许有巧合,但是太多的巧合必然尤其根源所在,读这些文章,我们也更能够看到当代制度的先进性。
如果你对文明和历史的演变感兴趣,真的不妨读一下这本书,学者们从历史研究者的专业角度,真正告诉我们,历史的巧合与必然究竟是怎样的,让我们所见的内容真正有意义,诚如《以史为鉴:中华文明的演进与选择》中所言,我们研究历史,其实应该要知晓的是“一个民族,只有搞清楚自己从哪里来,才能知道自己往哪里去,而这就是研究历史的意义。”
高瞻远瞩,学术严谨,这样的书,自然值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