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空去电影院,又特别喜欢这个故事。
只能翻出1974年的老版,重温一遍。同时,这一版,也是影迷公认的经典。
《东方快车谋杀案》。
电影改编自世界“推理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同名小说。
阿婆的作品翻译成一百多种语言,总销量高达20亿册,被誉为世界三大推理小说宗师之一。
成名作是《罗杰疑案》,一部把凶手意外性发挥至颠峰的作品。《无人生还》最令人津津乐道,前所未有的情节布置放在现在,仍然惊叹其非凡的想象力。《尼罗河上的惨案》则把不可能犯罪做到极致。
44岁时,正值黄金创作期的阿婆,写出了《东方快车谋杀案》。
这是一部同样把凶手意外性发挥到难以置信的作品,并且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凶手设计范式。
雷蒙德钱德勒,曾在随笔《谋杀的简单艺术》中评论本作结局,“只有傻瓜才猜得着”。
如此说来,公子一定是个聪明人。
本片当年众星云集,苦心雕琢,是阿加莎克里斯蒂唯一满意的改编之作,连英国女王都参加了影片首映礼。
他们都喜欢这个滑稽的矮子,侦探届的巨人,波洛先生。
用现在的话说,这是一个“油腻的中年人”,头发已经把他完全出卖了。
举手投足之间,浮夸的小动作配上浓密的八字胡,人物形象从读者的脑子里蹦到观众眼里的大银幕上,符合想象又觉得不可想象,怎么看这人,都不是很靠谱呀。
但事实证明,“灰白色的脑细胞”好像只有他有,别人都是些汤汤水水。
要不怎么说,脑子是个好东西呢。
电影从绑架案开始,阿姆斯特朗的女儿被歹徒强行掳走,案发现场不断切换滤镜处理后的报纸特写,诡异阴森的感觉十分强烈。
赎金交了,孩子死了。
凶手撕票后,阿姆斯特朗一家连带着死了五个人。
几年后,一个神秘富商,出现在东方快车号列车上,波洛偶遇列车老板,也上了车。
富商遇到大侦探,他企图出高价让波洛帮忙找到想要害死他的人。很明显,这种掉价的事,波洛绝对不会接手,因为没兴趣,更没挑战。
侦探的知觉,让波洛隐隐觉得,好像有什么不好的事要发生。
他开始有意无意的观察列车上的乘客。
波洛经历了一晚的骚扰,第二天,发现富商死在自己的车厢里。
身中12刀,有深有浅。
波洛在遗留的纸片上,确认富商是阿姆斯特朗绑架案的元凶。
车厢不是封闭空间,和旁边的房间互通(这结构...),据房间女乘客说,昨天晚上,屋里出现了一个陌生男人。
随后发现了陌生男人遗留的乘务员衣服和掉落现场的扣子。
凶手是外来客,杀了人跑路。
这么简单?
波洛完全不信,这是在公开侮辱我的智商。
列车上的乘客,一个都不放过,逐一询问,排查案情。
实话说,这段处理的,有点冗长无趣。公子即便已经知道了答案,都没看明白波洛是怎么通过对话看破真相的,分明是很普通无意义的对话呀。
公子不想承认“灰白色的脑细胞”比别人少,只能归于导演藏匿了线索,观众和侦探没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反正,波洛已经准备侃侃而谈,舌战群儒了。
再说句实话,大高潮的台词,公子拍掌叫好,但推理过程,实在没劲,甚至可以说失败。
没有前后逻辑,只有一击致命。
波洛下的定论,真的只是定论,过程呢,证据呢,前因后果呢,没有,统统没有,直接告诉观众,他们就是凶手!
然后凶手们就束手就擒,不想辩驳了。
再然后,波洛就人性本善,睁只眼闭只眼,走了。
凶手们呼呼雀跃,相互拥抱。
公子懂,正义只会迟到,不会缺席,就算缺席,也有其他补救办法。
可以的。
这不是要讨论的话题,就电影说电影,优点很明显,忠于原著。
缺点也很明显,几乎没展现出原著的精华,推理和演绎完全忽略掉了。
不相信的朋友,可以把小说找出来,光看章节目录,就能把人深深吸引,何况小说本身。
这是1974年老版的问题,不知新版是否解决了这些问题。
解决了最好,不解决也没事。
就当成一部没有原著的标准悬疑电影看,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评分(满5):
《东方快车谋杀案》,1974年版,3.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