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纳是合作的开始》
上上周关于孩子做了咨询,咨询师引领者,我也梳理了自己的情绪,反思日常言语的语气语调中流露出来的担忧、着急、不信任,都有可能让孩子感觉不到妈妈的接纳,他也可能担心有事请求不会被允许,所以才会出现一些状况。
端午节假期孩子回来了。当时我在网上约练,孩子拿着我的手机在我屋里待了一会很知趣地回去自己房间,一会儿过来说:“妈,我出去来,晚上去我婆家睡。”
“你找谁去?”
“我以前的同学。”
“好!”我没有像以前那样追根究底地盘问孩子去谁家?他叫啥名字?手机号码是啥?也许我的想了解详情在孩子听来是对他的不信任?算了,选择相信孩子吧,他以前总说“你问恁多干啥来,我又不傻。”所以,我不再多问,而是说“有钱没有?给你点钱吧?”“好,三十都行了。”接了钱,换好衣服,我说:“来,叫妈抱抱你吧。”这是咨询老师给我的建议,我想就表达一下的吧。“不!”孩子不好意思地笑着拒绝了。但是看得出,他内心是愉悦的。可能他感觉到被接纳了。晚上打电话告诉我太晚了没有去我妈家(虽然是在我侄子提醒下给我回的,但跟之前找借口打不成电话相比总是有了进步了),第二天早早的电话里告诉我他先去超市门口等我,让我不用挂念。整个购物过程没有抵触,没有别扭,好好交流,听取我和他爸的建议。
你接纳孩子,孩子就愿意合作。孩子的感觉最灵敏,他们察言观色的能力最强,他们能从言语表情的细微之处觉知你是内心接纳呢还是口头接纳。说话靠心不靠嘴,真诚接纳是才有合作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