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闻荠菜香

又到三月,一场接着一场的小雨,像画家手中的画笔一样,在苍茫大地上描绘出一抹抹悦目的绿色。每当这个时节,我就愈发怀念田野里那一片绿油油的荠菜了。

荠菜,是家乡邓州的一种普普通通的野菜。小时候,每到青黄不接的初春季节,田园里正是缺少蔬菜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去田间寻找这大自然的恩赐。

农历的二三月间,正是野生荠菜的生长旺季,走在田垄上,沟渠旁,处处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它们不管是黑土地还是黄土地,也不管是贫瘠地还是肥沃地,一丛丛,一簇簇地匍匐在大地上,毫不张扬,而又是那么顽强地生长着,仿佛排着队的列兵,在等待着前来检阅的人。

听老辈人讲,过去的年月里,常常吃不饱饭,更别提是青黄不接的季节,他们甚至把这个季节叫做“黄春”,顾名思义就是见不到青青的菜蔬喽。这时候,田野里长出来的野菜就充当了填饱肚子的主食。荠菜当仁不让的成为了这主食中的主力军。

小时候听父亲讲: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人们饿的急了,吃刺角芽,嚼茅草根,捋榆钱吃,树上的各种花也吃,甚至啃树皮......相比这些难以下咽的食物,荠菜不知道要美味多少倍。

现在不同了,食物早已不那么稀缺了。因为有人种植,荠菜也成了市场里常见的品种了。但是我还是喜欢在空闲的时候,到田野里去寻找野生的荠菜来吃。挖回来的野生荠菜,摘净后在水里漂洗一下,沾了水的干净荠菜,一改在田间时的灰头土脸,绿油油的,将春天的清香精神抖擞地展现出来,煞是诱人。

我最喜欢吃荠菜包的饺子。新鲜的荠菜摘洗干净后,过沸水烫一下,然后捞出来凉凉,攥干水分,切碎,与剁好的肉馅或摊过的鸡蛋搅拌均匀,加入葱花、姜末,再加入五香粉,香油,精盐搅拌后即成馅儿。荠菜饺子吃起来口感清香,营养美味。

每当吃到这种荠菜饺子,我就不由得想起自己背过的那句“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的诗句来,桃李之花虽然鲜艳,却在春寒料峭的风雨中,显出一派愁苦的模样,而最明媚的春色,却在溪头那一片片荠菜花中悠然盛开。早在800年前,诗人辛弃疾就把这种春天里的美妙景致写进了诗中。

荠菜,就是一缕春天的芬芳,一道人间的美味,叫人怎能不爱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