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学拍打”,这个念头在我心里,已经升起过好几次了。
记得第一次接触拍打,是受一婷相邀。那段时间,由于抑郁症的困扰,一直在一婷那里做一对一的心理辅导。一次,一婷说,她引入了“拍打”这个方法,让我体验下。
半小时的拍打过后,繁杂纷乱的大脑清净了许多,劳累僵硬的身体也轻松了许多,使得之后的面询,更加容易打开自己,比起原来的纯面询,效果真的好了很多。
当时觉得,“拍打”不错!
后来,女儿查出有“矮小症”的症状,身高明显低于同龄的小孩,但是,针对医生提出的打生长素的治疗手段,我又有很多顾虑。自己反思下来,觉得孩子是因为早产,从小就体质差,很容易生病,抗生素等西药也吃了很多,从而影响了发育生长。
心急如焚,又手足无措,我想到了拍打,希望这种自然疗法能够有效。于是,我每周带着孩子去工作室一次,请心行拍打,拍了大约半年的时间。
女儿的体质明显增强了,不怎么容易生病了,而且就算偶尔感冒,病程也短了很多。
在身高方面,女儿在之后的一年内长了7公分。同年龄孩子的增长标准是5公分,我们整整超出了2公分,要知道,之前每年我们都是达不到增长的最低标准的!这个效果,真的让我又惊讶又欣喜!
当时觉得,“拍打”真的很棒!
随着对拍打的了解,发觉它特别实用,哪儿不舒服就拍哪儿。于是,自己平时在家,也会给自己拍拍。但是,好难坚持,效果嘛。。。当然也不能和一婷心行比。于是,就有了学习拍打的想法。
最近,听说她俩开始正式“收徒”了,就报名了。
学拍打,我原本的目的,就是把自己和家人朋友的身体拍拍好,然后,力所能及的话,或许可以帮助他人,所以,完全是身体层面的需求。想着学习内容也无非是一些手法、技巧方面。但是,第一天上课,就把我完全颠覆了。
在心行和一婷的带领下,我们开始了拍打的学习。首先是理论,简单介绍了拍打的由来以后,心行从“人为什么会生病?” 、“情绪从何而来?”,问到“‘我’是什么?‘我’从哪里来?”。。。
没想到,学习拍打的第一课,直接上升到了超级“高深”的哲学理论!在讲一个我原本以为,和拍打完全不搭边的课题。
拍打,最重要的是什么?是手法?是技巧?还是力度?固然,这些也有很大作用。但是,拍打最重要的,是心。
也就是说,除了拍打的物理原理,比如,通过双手的拍打,让血液和细胞震动流动,缓和解决堵塞的状况,等等。拍打,从另一个角度说,双手,只是一个媒介,连接拍打师和被拍打者,拍打师的能量场,才是使被拍打者得到疗愈关键。
所以,学习拍打,比手法更重要的是练心。一个真正合格的拍打师,要从练心开始,先修炼好自己,再由内而外地发出力量,帮助他人。
其实,在接触一些心理学之后,我对“修行”挺不以为然的。我觉得,整天神神叨叨,自我分析,要成长之类的,其实,觉得仍然是大脑在玩游戏,有时,甚至会陷入“执迷”,活得好不真实,一点也不落地,挺累的。
所以,我也曾经跟自己说过,看来此生的修行功课,我是完不成了了,大不了下辈子再投胎做人,继续修呗。
但是,上了拍打课后,在心行、一婷的带领下,我开始实实在在地练基本功。让我对“修行”有了另一种理解——通过站桩、打坐、互相拍打、和不同的人交流,这些实实在在的落地体悟践行,这也是一种“修行”,而且,这种“修行”,更适合我。
——一婷心行工作室 拍打学员分享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