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给定资料 2”反映了乡干部小雷在窦家梁村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
题,请你谈谈他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15 分)
要求:内容全面,条理清晰。不超过 300 字。
一、审题:
范围:给定材料2
主体:小雷,搬迁过程中,
要素方向:如何解决问题(问题->对策,无论写不写问题,都以对策为主)
字数要求:200(如果是五个要点。每个要点40,即四字短语8个;如果分成四个,即每个要点40多字)
主题思考:(谈谈:总括分析、评价认识在最开始展现一下,后面再去概括);后面很有可能要写问题+对策。
二、阅读
1.略读:初步确定层次(查看段落主体时间等自然分层;查看文章中是否有包含文章的大哥)。
2.精读:初步确定要点(使用下划线表示);找到每个段落,每个要素中的大哥与配不配。(按照要素的方向去找要点)
【略读-层次&大哥】
1、午后的阳光洒在脸上,桌上的茶壶里冒着热气。乡干部小雷正坐在村民老窦家里,笑谈两人之前在村子搬迁问题上的那段“不打不相识”的趣事。
【略读-背景引入】背景引入。
2、这事得从 2016 年下半年说起。窦家梁这个大山里的村子,土地贫瘠,生存环境恶劣。这里的村民祖祖辈辈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种着经年不变的杂粮和谷子,收成常没有保证。村民们看着山下的蔡村靠着红色旅游把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只有眼馋的份。既然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县里启动了窦家梁村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每户交一万元,搬到山下与蔡村相邻的统一规划的新村。这时,村里突然流传开一个小道消息:村子地底下发现了铝矿,政府要来开采,所以才让大家搬迁,补偿低不说,新村还没个影,有可能连住的地方都没了。在这个闭塞的传统村落里,这样的“消息”很有市场。
【要点-问题1】新村没影,有担忧没住地方
3、假消息的来源,就是老窦。老窦在外打工几年,不但没挣到钱,身体还落下好些个病,回村后不能再干重活,家里还有三个孩子上学。生活压力的叠加,让他脑子不由得“活泛”起来。在听说村子成为当地第一个整村搬迁试点后,他就想:“为什么是我们村?”联想到此前听说附近有铝矿,就发散了自己的思维。
【要点-问题1原因1】特殊群众自身需求
4、这让包村干部小雷有些猝不及防。此前,大家意见就一个字:“搬!”可这个“消息”,让搬迁工作还没开始,就遇到了下马威。
【要点-无】,介绍问题存在
5、“白天入户走访,晚上连着开会,村两委一起讨论办法。”小雷那年只有 33 岁,但这个年轻的乡镇干部脸上却比同龄人多了好几道皱纹,“我也很奇怪,本来说得好好的,怎么大伙突然就变卦了。”多方询问,小雷才知道铝矿的说法出自于老窦。“那天晚上正在开会,他就不请自来了,我也正在火头上。”两人吵了一架。
【要点-问题1对策1】入户走访多方询问,开会与村两委讨论办法。
6、“那天最后还是没说拢,老窦吵着要我保证能住进新房,还让我写保证书,盖‘红戳戳’,可那会儿搬迁政策还不明朗,我也不敢啊!后来想想,说到底是信任问题。”小雷说,“怎么解决?只有让事实说话。那时几乎天天催跑各种建房手续。”真正让老窦和村民们吃下定心丸的,是山下的挖掘机开始“轰隆隆”地平整土地,这意味着新村已经开建。伴随着机器声,这个山里的汉子红着脸在小雷面前搓着手:“前面的话就当我瞎说。”
【要点-问题1】信任问题,难以保证住进新房。
【要点-问题1对策2】让事实说话,催跑各种建房手续,开建新村。
7、但问题还没结束。2017 年下半年,山下的新村就快建成了,好事将近,可村里人又犯起了嘀咕,搬进什么样的新居成了焦点。
【要点-问题2】搬进什么样的新居
8、“有的家里四口人,我家是五口人,可住的一般大,这不公平。”老窦说。这回小雷没跟他吵,事实上,通过上回合交锋,两人关系还有点升温。可在这问题上,老窦半点不含糊。小雷把当初的规划、各家人口数和老屋面积都拿出来:“你看,咱们就是这么块地,建再大的条件也不允许。再说,新村是按村里的实际情况统一规划和设计的,房子面积主要和老屋相应,人口数不是决定因素。这些事先也都公示过了。”在事实面前,老窦算是无话可说,可他又提出另外一个问题:“大家都养着牛、羊,现在要搬迁,可还不到每年牲口集市的时间,卖又卖不出去,你让这些牲口去哪?”小雷又被问个措手不及。当晚,他仔细翻阅了县里的易地扶贫搬迁条文,“人、钱、地、房、树、村”,都有明确办法,但没有一条跟牲口有关。第二天一早,他就去县里反映情况,县长很重视,特意召集人员开会,商讨出了一个解决办法:牲口也给补偿费。
【要点-问题2】人口数和房子面积不匹配,被认为不公平。
【要点-问题2对策】统计人口数与老屋面积,按实际情况统一规划设计,按照老屋分配新屋面积并事先公示。
【要点-问题3】搬迁导致牲口无法安置和售卖,扶贫搬迁条文无明确办法。
【要点-问题3对策】查阅扶贫搬迁条文,向上级反应情况,由上级开会商讨给补偿费的解决办法。
9、2018 年 12 月,村民们陆续搬进新房。小雷长舒一口气,有一种胜利的喜悦。可这种喜悦还没持续几天,他就被十几个村民堵在了办公室门口。大伙七嘴八舌地说起来:“马桶不好用”“电视没法看”......习惯了山上生活的人们,搬入现代化设施齐全的新居后,不适应的状况五花八门,小雷都耐心地一一解答。
【要点-问题4】村民习惯了山上生活,不适应现代化设施齐全的新居。
【要点-问题4对策】耐心解答,解决问题。
10、送走了这些人,楼道里闪出那个熟悉的人影。老窦冲着他嘿嘿一笑:“他们来可不是我的主意,咱俩这交情,我会因为这些找你吗?”小雷知道他想什么:“你不就是担心不能种地以后怎么办吗?前段时间村里申请了 3 个护林员指标,你是贫困户,又干不了重活,村里已经推荐你担任护林员了。不光是你,县里开展的护工培训和扶贫车间招工,咱村人都能沾上光。咱村离蔡村近,蔡村的旅游还可以带动咱村的发展。”
【要点-问题5】搬迁没地后的生计和发展问题。
【要点-问题5对策】提供护工培训和扶贫车间招工保证就业,利用邻村旅游带动协同发展,申请护林员指标照顾特殊贫困户。
11、老窦笑了。几次接触,他发现,小雷是个值得交的朋友。过年时,小雷来老窦家拜年,两人搂着肩膀有说有笑,哈哈一乐,往事都付笑谈中。
【要点-无】结束感慨。
三、逻辑架构:
1、一段引入背景
2、搬迁背景+问题1的出现
3、问题1的导火索
4、5、6、问题1的原因和对策
7、8问题2和对策,问题3和对策
9问题4和对策
10问题5和对策
11结束感慨
四、答案呈现:
整理:大概确定文章架构,整理一级大哥总括,找到每个层次的大哥并对选取每个层次中的二级观点,保证二级观点的完整度。
思考(本题为谈谈题,所以可以先对这个做法进行评价或者总括分析,但这里考虑并不好找这五个问题的总括以及评价,考虑直接简写进行领头段落;考虑到这题对策为主,问题为辅,所以可以在开头先总括一下遇到了的问题,然后在后面书写对应的策略)
小雷在易地扶贫搬迁中遇到了村民不信任、分配不均匀、牲口难安置、生活不适应、生计和发展等一系列问题,主要通过做好以下五个方面解决问题:
1、争取村民信任:入户走访多方询问,开会与村两委讨论办法,让事实说话,催跑各种建房手续,开建新村。
2、体现分配公平:统计人口数与老屋面积,按实际情况统一规划设计,按照老屋分配新屋面积并事先公示。
3、合理处置牲口:查阅扶贫搬迁条文,向上级反应情况,由上级开会商讨给补偿费的解决办法。
4、帮助村民适应:耐心解答,帮助村民适应新居、解决问题。
5、解决生计发展:提供护工培训和扶贫车间招工保证就业,申请护林员指标照顾特殊贫困户,利用邻村旅游带动协同发展。
反思:
1.不要盲目概括(翻阅异地扶贫搬迁条文->翻阅条文,过度概括了,有些很重要的东西扶贫搬迁不能忽略了)
参考答案:
坚持每天分析整理,相信坚持的力量,持续开放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