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省里召开扶贫工作座谈会,邀请小赵介绍发展花椒酱产业的经验。根据“给定
资料 2”,请为小赵写一份发言提纲。(20 分)
要求:(1)紧扣资料,内容具体;(2)语言简明,有逻辑性;(3)不超过 400 字。
一、审题:
范围:材料2
主体:发展花椒酱产业
要素方向:经验(已有的对策行为)
字数要求:400(如果是五个要点。每个要点80,即四字短语16个;字数整体上来说比较充裕)
主题思考:需要写发言提纲,即有标题即可。具体的文章脉络大概可以采用问题(成就)-对策(经验)的逻辑进行,具体还需要看材料。整体上要求通畅顺滑。
二、阅读:
1.略读:初步确定层次(查看段落主体时间等自然分层;查看文章中是否有包含文章的大哥)。
2.精读:初步确定要素(使用下划线表示);找到每个层次、每个段落,每个要素中的大哥与配不配。
3.整理:整理一级大哥总括,对选取每个层次中的二级观点,保证二级观点的完整度的同时,适当筛选三级观点以匹配字数(概括题)
(1)小赵是省派驻村干部,2015 年远赴大山深处的池口村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下面是他讲的“脱贫攻坚” 故事:
【段1】引入整个故事,知道了故事围绕脱贫攻坚展开。
【要点-总大哥&层次】:文中并无大哥层次。(以尊重材料的自带逻辑为主)
(2)我从省城出发,颠簸了 10 多个小时,才到了池口村。跳下车,映入眼帘的是光秃秃的石甸山。村支书老韩招呼我在村口吃了一碗石甸花椒酱面。虽然花椒麻得嘴好久没有感觉,但是花椒酱独特的鲜香口感让我赞不绝口。老韩在旁边笑着说:“石甸花椒酱可是咱这里的宝贝。”吃完饭,放下行李,老韩陪着我到村里走了走。刚开始我还挺乐观的,看上去这村子不穷啊,但是越往村里走,我的心就越凉。村民老左家的房子没有门,房间里没有家具、家电,屋子的一角堆着一堆杂粮,炕上的被子已经看不出颜色。老左告诉我:池口村地薄、种粮食收成低,只够糊口。除了种地,自己也不知道还能干些啥。现在家里穷,一天只能吃两顿饭。像他这样的人家,村里还有好几户。
【段2】介绍农村之前的贫穷情况,及一些要素优势,并无措施经验;
(3)回村部的路上,老韩指着周边的大山说:“我们是守着金娃娃挨穷呀!你看,石甸山上1000 多亩地,已经荒了十几年了,如果能把这地开发好,起码吃饭就不用愁了。”接下来一个多月,我挨家挨户到农户家走访,一直在想,贫困地区缺什么?种植、养殖技术老百姓都会,但是“应该做什么、怎么做、怎么能卖出去”,这些问题不解决,村子就难以摆脱贫困。问题找到了,怎么破题呢?我想到了石甸花椒酱。这十里八村的家家户户都喜欢用花椒制作花椒酱,一日三餐都离不开它。既然本地这么多人吃,是不是能产业化,做成一个产品呢?同时,制作花椒酱对花椒的需求量特别大,也能带动花椒种植。2015 年当年,我几乎走遍了省内的大型超市、批发市场,发现和目前市场上的花椒酱不同,我们石甸花椒酱麻辣鲜香、口感独特,不仅在本地有市场,还有可能借助电商扶贫政策卖到全国去。
【句子要点-做法经验】(第一句介绍了要素优势,无做法)。(挨家挨户)到农户家走访。发现问题(后面确实也是围绕这个问题的三个子方面在做,考虑作为总大哥,继续读完后续材料,仔细比对后,发现怎么能卖出去这一点实在不容易对的上,所以考虑直接使用对各个层次进行总结的方式)。依托资源要素优势,确定产品产业。走访市场确认产品竞争力。
【要点-层次-做法】直接按照材料的固有分段与内容进行分层:1、走访调研:到农户家走访,发现问题,依托资源要素优势,确定产品产业,走访市场确认产品竞争力及相关的产业政策。
(4)有了想法,还要有办法。听说要开发石甸花椒酱,不仅是村民,许多村干部也都不相信。老韩说:“万一卖不出去怎么办?咱们可赔不起啊!”为此,我带着村干部不但到周边县区了解情况,还专程到省食品研究院咨询石甸花椒酱产业化的可行性,请教生产加工、质量检验以及食品安全等问题,排除了花椒酱存在有害成分和菌群超标的可能性。这次调研,统一了大家的思想。老韩说:“小赵书记,咱们村干部都认定你了,今后我们跟着你好好干!”2016年 10 月,当地第一家村集体企业池口农副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挂牌, 村民可以技术入股或半成品入股。我代表公司与省食品研究院、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发、推广石甸花椒酱。2017 年初,第一批石甸花椒酱上市后,短短几天就销售一空,村民们都乐坏了。仅靠石甸花椒酱一项,去年村集体就实现了 66 万元的收入。
【句子要点-做法经验】(第一句其实表明了层次的转折,第二句表明了村民的问题,后面为相应的措施)。了解周边县区情况,咨询花椒酱产业化的可行性,排除了存在有害成分和菌群超标的可能性。统一了大家的思想。成立村集体企业,村民技术或半成品入股,与省食品研究院、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进行合作,共同开发推广。(最后一句为介绍当前的村庄变化)
【要点-层次-做法】2、统一思想(上半段都在讲如何解决村民不信任的问题):带领村干部了解周边县区情况,咨询花椒酱产业化的可行性,排除有害成分和菌群超标的可能性。3、推动落实:成立村集体企业,村民技术或者半成品入股,与省食品研究员、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发推广。
【要点-层次-成效】池口村从地薄、种粮食收成低的贫困村,经过开发花椒酱产业后,在去年村集体就实现了66万元的收入。
(5)我始终没有忘记老韩说的石甸山,没事就上去转悠,考虑到底该怎么开发。2015 年外出做市场调研时, 我看到梅花椒价格非常高,就帮着村里申请到“惠农贷款”,买了 1000棵树苗,种到山上。现在,石甸山已经种植梅花椒 500 多亩,成为池口村的“绿色银行”。现如今,我不管到谁家,都留我吃饭,谁家杀鸡或者杀羊,都会想着我。老韩风趣地说:“小赵书记,你现在是我们这的‘狗不叫干部’,乡亲们的狗见了你不但不叫,还直摇尾巴哩。”
【句子要点-做法经验】充分利用土地优势、国家惠农政策。发挥要素效能,种植梅花椒,降低成本,提高产业链优势,建成村庄的“绿色银行”(该句为结果)。
【要点-层次-做法】4、强化优势:充分利用土地优势、国家惠农政策。发挥要素效能,种植梅花椒,降低成本,提高产业链优势,建成村庄的“绿色银行”
二、逻辑架构:
三、答案呈现:
关于发展花椒酱产业的发言提纲
大家好!我是池口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小赵,我村是地薄、种粮食收成低的贫困村,经过开发花椒酱产业后,在去年村集体就实现了66万元的收入。以下为我们村的一些经验:
一是走访调研:到农户家走访,发现问题,依托资源要素优势,确定产品产业,走访市场确认产品竞争力及相关的产业政策。
二是统一思想:带领村干部了解周边县区情况,咨询花椒酱产业化的可行性,排除有害成分和菌群超标的可能性,提高群众干部积极性。
三是推动落实:成立村集体企业,村民技术或者半成品入股,与省食品研究员、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发推广。
四是强化优势:充分利用土地优势、国家惠农政策,发挥要素效能,种植梅花椒,降低成本,提高产业链优势,建成村庄的“绿色银行”。(330字)
反思:
1. 经验在分享的时候要有一定的普适性。
2. 本文是综合分析题,要重要的是逻辑的通畅、丝滑。
3.在真正写题的时候,确定了主题架构和关键要点之后,要划分好,每个部分所占用的大概字数,并在每个部分里面适当的增加字数,以保证撞点更多。
4.要充分整合句子里面的所有有用的要点。
5.有时候一些群众的话语里面还包含了一些群众的情感层面的总结(积极性、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等),于字数充足的时候可写。
参考答案:
坚持每天分析整理,相信坚持的力量,持续开放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