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一个朋友说去学习埃及语了,兴高采烈地发了他在埃及学院的照片给我,我一愣:“你学这个干什么?有什么用吗?以后教埃及语赚钱吗?”
他也一愣:“为什么一定要有用才学?赚钱才有用?”
呃。
对哦,前几天我还对问我“学跳舞有什么用”的人义正词严地说“没啥用,但是我开心!”,怎么一转身,自己也犯了这个“有用主义”的毛病。
该死该死。
细想一下,也不能全怪我们。这种“有用主义”几乎贯穿着我们成长的全部过程吧。
考个好中学,考个好高中,考个好大学。十岁开始,高考就被摆在面前了,做一切事情的目标,都只是考个好大学,不然就是浪费时间,就是对不起列祖列宗。
年少的时候虽然反感,但是还真的除了赌气,说不上话来。
是啊,我也知道我学那些游戏、滑板、画画,对于考个好大学,怎么都是没有用的。一切爱好,都被暂且放到一边,被反反复复的一句“等上了大学,你爱干吗干吗”的谎言宽慰着。
可谁承想,十年磨一剑,十年也能磨掉一个人的不假思索。
后来渐渐地,我们也养成了习惯在做一件事情前,去权衡一下,有没有什么用,是不是能帮我考个好成绩?是不是能帮我找个好工作?是不是能让我赚钱?
于是,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变得专注于如何打造一份光鲜的简历,而不是真正思考如何成为一个独立完善的人。似乎找到一份有着big name(大名鼎鼎)的工作就是成功。
可是当自己逐渐在每日盲目的追逐中清醒过来时才发觉,其实,一个人究竟是否能够做点大事一定是和这个人的底蕴密切相关的,而底蕴来自积累。
积累在我看来,不外乎不浮躁地读书、不势力地交友、不炫耀地远行。
这三点,统统都不功利。
都不是抱着有用的目的去做的。
但它们,却最能带给你平静和力量。
蔡康永曾经说过,不要问我,学这个有什么用呢?人生并不是拿来用的。理想、爱情、正义、尊严、文明,这些一再在灰暗时刻拯救我、安慰我的力量,对很多人来讲“没有用”,我却坚持相信这才是人生的珍宝,才禁得起反复追求。
是啊,学习本身,就不只是为了建树,人生本来,也不是拿来用的。
哪怕我们学习的事物,真的对于我们的物质、事业、名利带不来直接的帮助,它们也一定在心里铺就下了一片土壤,一片永远不会贫瘠和荒凉的土壤。
这个时代,其实已经给予了我们大量“不用学习”的权利。我们不一定需要学外语,因为世上有无数译者和字幕组,会把东西译好了给我们;我们不一定需要学做饭,因为世上有无数餐馆,可以把饭做地道了给我们吃;我们不一定需要读书,因为总会有无数的《一周教你读懂黑格尔(或瓦格纳、波提切利、韦伯、以撒·柏林、昆德拉)》出来,让我们一目十行。
但是……怎么说呢?
就像以前网上很火的段子,当你失恋时,有的人会说:“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有的人却只能说:“蓝瘦,香菇!”
你吃一碗回锅肉,可以觉得“这青蒜苗很好,这肉一定是臀尖的,这肉煮得火候稍过,但这样一来豆瓣酱就不至于太齁……”,也可以单纯觉得“这碗肉真好吃”。后一种心情其实就可以了,除非你是专业美食评论家;但前者给了你一种选择:你的感受,可以比“真好吃”多一点其他可能。
你看一部小说,可以觉得“这个结构真是精美,这个视角真是绝妙,这个高潮点设置得真是好,这段长句的使用真有韵律美……”,也可以单纯觉得“这本书真他妈好读”。后一种心情其实就可以了,除非你是专业文学评论家或者小说家;但前者给了你一种选择:你的感受,可以比“真好读”多一点其他可能。
你看一场球赛,可以觉得“这个战术落位很聪明,这次防守战术变换很及时,这个换人太聪明了,这一连串的反击路线跑得好……”,也可以单纯觉得“这球赛真好看”。后一种心情其实就可以了,除非你是专业球评人或者教练;但前者给了你一种选择:你的感受,可以比“真好看”多一点其他可能。
王小波认为,世上有许多东西值得学,不一定因为它们有用,但因为它们是好的。
世上有许多东西值得学,不一定因为它们能立刻起到作用,还因为绝大多数知识,到最后都可以提供给你乐趣——有些能够立刻兑现,有些却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但早早晚晚,总会让你觉得生活比原来有意思。
这世上最不功利的事是不浮躁地读书、不势力地交友、不炫耀地远行。这才是真正可以陪伴一生的财富。
它们都是一副纯真模样的学习本身。
而且学习应该也是这个世上最不会背叛和辜负你,也最公平的事情了。
你学了,就总有长进;而你学到的,总会伴随你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