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运用词语写句子。
语言运用:能根据四字词语想象画面,积累词语。
思维能力:调动听觉、视觉等各种感官想象画面。
审美创造:通过学习,让学生欣赏并体会好词佳句在描写中带来的作用,并在生活中学会运用美、感受美。
【课前解析】
本单元语文园地安排了四个板块的内容。“交流平台”总结了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引导学生读文章,调动多种感官,去想象文章中描写的样子、声音和味道,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词句段运用”安排了两项内容,由两道题组成,旨在引导学生读词语想画面,让词语学习更加富有情景感;让学生把某种事物的动态变化描绘清楚。“书写提示”用《观潮》中的一段话作为书写示范,指导学生书写时把一段话写工整、美观。“日积月累”安排了唐代诗人王维的《鹿柴》,要求学生积累背诵。
【教学目标】
1.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总结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
2.能根据词语想象画面,并和同学交流。
3.能用一两个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描绘所选事物,并写下来。
4.整行书写时能做到把字的中心写在横格的中线上,保持水平,注意字距均匀,养成提笔就练字的良好习惯。
5.朗读、背诵古诗《鹿柴》。
【教学反思】
“交流平台”的学习,我做到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积累运用。学生在读、说、交流中发现写景文章主要在于想象画面,通过看、听、闻、想将语言文字具体化,在脑中形成画面感。在“词句段运用”部分,学生对于如何丰富语言、如何条理性表达有了更深的认识,但对于强化语言训练还有待加强。“书写提示”对于书写的格式、标点符号、书写态度都有明确要求,但对学生要求不够严谨。在“日积月累”的处理上,我做到了放手让学生自由诵读,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