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17日星期六
江苏省特级教师管建刚老师说:“对自己的许诺不当回事,久而久之,它会毁了你……使自己一点一滴地失掉信心和信念。逐渐地,你在潜意识里会认定自己是个平庸无能之辈,把自己的人生推向一条灰暗阴冷的死胡同。”
非常认同管老师的观点。
曾经有无数次,自己因为听了一场令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慷慨激昂的演讲,或是看了一本鼓舞人心、催人奋进、荡气回肠的书,心里暗自下定决心:自己以后一定要发奋图强、奋力拼搏、自强不息。
但是,没几天,激情退却,心情平静后,开始给自己找各自理由、各种借口,给自己开脱,之前的决心、承诺,最终都不了了之。
久而久之,如此反复,自己对自己都会不由自主产生了深深的怀疑,怀疑自己此生可能就只能这样庸庸碌碌、无所作为地了此残生。
但是,谁没有过这样不堪的经历呢?我认为,这样的人绝对不在少数——“相信我,你并不孤独”——谁不是这样一路跌跌撞撞走过来的?
要想避免、破解这样的困境,唯一的解药是:刚开始决定干某事时,“不要一上来就用力过猛,一开始就用力过猛,很容易导致动作变形”,而无法持续,无法持续,最终,必然以失败告终,不了了之。
很多人,由于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和看法,因而往往会尽量兑现自己对他人的承诺。
其实,我们更应该,对自己的承诺负责,当我们真正对自己的承诺负责时,我们对自己会更有信心,更有成就感,我们会成长、进化的更快,从而会更加慎重、谨慎地对待他人的承诺,并更好地兑现对他人的承诺,更好地帮助他人。
所以,结论是:我们要像认真对待他人的承诺那样,认真对待自己对自己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