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酒莫过于白酒了,中国制酒历史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荟萃,享誉中外。
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酒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参与了许多历史重要时刻,从而延伸出独特的“酒文化”。
酒,是一种文化。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中国的酒文化就是白酒文化。
酒,是流淌在中国人血液中的诗情。李白有“举杯邀明月”的雅兴,有“人生飘忽百年内,且须酣畅万古情”的豪迈;苏轼有“把酒问青天”的胸怀;欧阳修有“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感叹;曹操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苍凉;杜甫有“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的潇洒;而陶渊明有“欢喜酌春酒,摘我园中蔬”的怡然自若。
酒,是中华历史文化的参与者。荆轲饮于燕市,酒酣而气益震,而后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鸿门宴上项庄舞剑,酒宴之后开启楚汉争霸的历史进程;煮酒论英雄,曹孟德试探未来蜀汉之王;宋太祖机敏“杯酒释兵权”,一举掌握宋朝皇权。
几千年的酒,几千年的文化。喝到今天,从而延伸出很多的酒文化,随着而来的就是礼仪礼节,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在酒桌上也是表现的淋漓尽致。
总结一哈,自己二十七年所经历酒桌文化。
首先
是在酒桌上的座位,在酒桌上的面对门居中的位置叫主位,那个位置是我们的长辈和非常重要的人坐到位置,再次所主位的左边为第二个座位,是那些低于主位的人坐的。
然后在主位的右面位为第三位,然后主位的对面为低辈人坐的。如果不懂座位的分布你有可能会闹出一个天大笑话。
然后
是斟酒和敬酒。为人斟酒时,我们要先给长辈或者客人斟酒,然后再观察其他酒杯是否有酒,然后把酒斟满。
切记!就一定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视酒桌的具体情况,可分老幼、远近、上下级等顺序斟酒和敬酒。
不能乱敬酒,如果敬错的话会导致他们的身份与别人不同,长辈或者客人会心存芥蒂,也会让别人笑话你这个人不懂礼仪。
敬酒时一定要双手举杯,我们的酒杯应该比别人低一点,这样才能显示出我们的礼貌。长辈敬你酒时,最好站起来。右手拿酒杯,左手向上稍微抬一下敬酒人的酒杯,意识向对方表示尊敬。
最后
不要因为自己不想喝了,就耍小聪明,特别是不要在大家为你斟酒时又躲又藏,或者用手乱挡住酒瓶,也不要敲打东西,倒扣酒杯,偷偷倒掉已经倒好的酒,这样都是很不礼貌的行为。
今人的酒里虽然难有诗意的流传,但是酒桌上酒德酒礼仍在民间流传着,我们依然继承着烂漫、激情飞扬的精神。
我们现在身处在一个极其繁华和物欲横流的经济社会,科技的腾飞使酒的分类更细,细查现在市场上的酒品,成百上千种。酒的包装从盛酒的瓶到置瓶的外盒更精致美观,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代价不菲,使酒价一路飙升至天价。
电视报刊杂志、马路街头巷尾,广告比比皆是,招摇过市,你方唱罢我登场。厂商对市场的竞争层出不穷,花样翻新,谋取利润则是永恒的主题。
寻常人家的红白喜事,婚庆生子贺岁,祭奠先人,或款待亲友,酒价大都在百元以内。大凡几百几千乃至上万元的酒类摆上桌面,那便是大款大腕、达官贵人们的享用品,那是身份的象征。
我们很难单纯将酒分出好坏,主要要看什么场合、什么人来喝它。一个真正的豪迈侠义之人,他喝酒“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那种赤胆忠肝,让酒越喝越好;但是若小人,席间谄媚、勾心斗角,“醉翁之意不在酒”的人,那么酒就有可能越喝越坏,到头来甚至成了毒杀人的鴆酒。
酒,至当今“酒文化”成了部分“酒桌文化”,变味了,变得世俗而丑陋,滑稽而荒唐,酒桌成了最最不可思议的场合,人性的劣根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劝酒,身不由己,不劝酒不喝,劝酒就是不懂人情;以多为荣,往死里喝,酒席台上流行一句话“宁可伤身体,不能伤感情”;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
势利,自古人类深入骨髓的奴性与等级观念的体现,给领导敬酒是重中之重,要善于给领导挡酒。浪费式的“豪饮”,喝那么多酒,你还吃得下菜?
上了满满一桌子菜,恐怕到最后动不了几筷子。动机复杂,很多酒桌是为了进行不正当交易而开设的,饭局之中掺杂大量假恶丑的东西,权钱色交易不绝。
李白斗酒诗百篇,你看看现在的酒桌上出得了李白吗?红楼梦中有行酒令,现在的酒桌上即使有酒令,有文化品位吗?酒桌文化是对其他文化的破坏,是对人身心的伤害。
郭沫若《殷墟文字研究》,复有“酒,受酋年”之文。受酋年,即出酒丰富之年。而殷人以酗酒亡国,史书所载,斑斑可考。
酒,一把双刃剑。在酒桌文化上不撕开一道裂痕,我们还有热忱的血性来对抗今天世道的冷漠吗?我们在喝酒的时候,能否让千年盛宴,让那些诗人的魂魄再回到我们的生命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