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有两项重要的任务需要完成。
星期天晚上的线上家长会,许久没听到的班主任声音再次响起,带着深深的焦虑。
班主任一一列举了初一下学期开学一个月以来班上的种种不良现象。吃零食、抄作业、玩手机、不认真听讲,甚至打架……听着班主任的讲述,我脑海里出现电影镜头里乱糟糟的课堂画面,我看了看旁边埋头做作业的小朋友。
“有你吗?”我调侃他。“怎么可能?”他甩过来一句。
家长会快完的时候,老师说周一请同学们早点到校搬桌椅。“请班长xxx提前到班上维持秩序”,班主任特意提了小朋友的名字。那一瞬间,我的心里暖洋洋的。
另外一项任务可就艰巨了。
学校发布了一项美术展示展演活动的通知,根据通知内容,如果每个孩子完成五样以上的作品参加展演,孩子的美术中考就可以拿到满分20分的加分。
20分哪,从小没有刻意让孩子学习艺术,我们可没有信心孩子在最后的考试中拿到满分。勤能补拙,我和玲玲决定让孩子完成六项。
与其说是让孩子完成,不如说是我们帮助他完成。原谅我如此地势力,甚至冒着教孩子弄虚作假的风险,毕竟中考是人生的重大十字路口,我们不能让孩子在第一个重大选择面前平白无故就少别人二十分。
六样作品分别是绘画、平面设计、剪纸、摄影、书法、篆刻。对,你没看错,是篆刻。
其中除了书法小朋友自行完成,其他的我和玲玲做了分工。
我学过素描,与绘画有关的活计毫无疑问是我的份内。只是停笔数年,画个简单的环保地球我还可以,要让我认认真真画个静物素描,真没有时间也没有那个能力了。
还好,玲玲从抽屉里找到了两年前我画的一摞素描,其中刚好有一副四开大小的静物素描
说起素描,和孩子还真有关联。四年前,为了说服孩子学素描,我掏双份学费,和孩子一起报了素描班。只是后来才发现素描超越了小孩子的认知范畴,在我们大人看来很简单的线条关系孩子是难以理解的。结果孩子没能坚持下来。不过我却对素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周一次两小时的学习一次不落地坚持了下来。两年时间竟然还画的有鼻子有眼。
业精于勤荒于嬉,如今看着我两年多前画的,我竟然产生了很生疏的感觉,我是怎么画出来的?
不过这张用来作为孩子的绘画作品还可以,至少我们也可以挺直了腰杆说是我们的原创。
为什么强调原创,因为学校还让孩子写一份承诺书,承诺作品无网上下载、他人代创作等弄虚作假行为,无剽窃、抄袭等侵权行为,让孩子和家长签字上交。这让我很是纠结,真心不愿意孩子在这么小的年纪就来这么一套,只是,我能做些什么呢?
剪纸,玲玲给孩子剪了一朵花,还有一个春字,看着还不错。
平面设计我给孩子手绘了一张环保海报,只是上颜色挺费劲
书法是孩子自己完成的。他可以说是我们家字写得最好的了,我给他想了个题目《诗三首》
摄影,这个是最简单的,孩子用自己的手机拍一张,玲玲去打印店用相纸打印出来,玲玲取名《落叶问》,我倒觉得《叶问》更好,不过最后还是用了玲玲取得名字。
最考人的是篆刻,因为完全没概念。找了几个相关的短视频看了看,哦,原来是这么弄。首先在纸上写下篆书,然后反过来印在要雕刻的材料上。门口的文具店里有篆刻套装卖,老板娘很熟练地介绍着用法。顿饭功夫,全新的作品出炉,哈哈,我跟儿子说“爸爸是不是全能型选手?”
刻字的过程中,孩子好奇的拿起刻刀也像模像样的来了几刀,我在一旁给他讲解着我刚学会的知识。阴刻阳刻什么的,我作为新手当然选择简单阴刻。通过这样一次活动,我想至少我们和孩子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皮毛,也应该会有人通过这样的“形式主义”爱上中国的传统文化吧,如果这样,也不枉这么要求一场。
像我这样想的人应该不多,对于我和玲玲这样认真负责的家长都有些难以应付的任务,不知会成为横亘在多少家长面前难以逾越的高山。群里有家长抱怨本次工作的复杂与艰难,说这得多有才艺才能完成啊!
是啊,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认真艰苦的付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育儿何尝不是这样。不过我始终坚信,孩子是上天派来引导我的天使,让我重新活一遍,让我遍寻全身,看看哪里还有需要补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