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
一个自己的故事,我想通过这个故事和大家分享一个观点:如果完全尊重孩子的意愿,让他们自己做主会产生怎样惊人的效果。
我家只有一个不到200元的电子琴,壮壮用它进行平日里钢琴的练习。
-01-
这个便宜的电子琴是壮壮4岁多时买的,不知名的牌子配上一个简易的铁架子,能够发出不太精准的音调。
从买来起,它一直待在角落里,我们希望也许有一天壮壮能喜欢上音乐。
我们夫妻都是极其缺乏音乐细胞人,也因此总是品尝到聚会时只听歌不唱歌的尴尬。
有了这份不好的体验,骨子里更希望儿子不要像我们这样,缺乏了太多的生活乐趣。
但我们心里又清楚的很,整个家庭环境如此,又如何强迫儿子爱上音乐!
可,这个弱点又恰恰帮到了我们……
从三岁开始,我们断断续续向壮壮提过几次钢琴班的事儿,因为不感兴趣也就不了了之了。
哪知,在一年级下学期,壮壮主动提出要报学校里的钢琴班。
问了才知道:老师会在课上奖励大家糖果。
哦!原来如此~~~^_^
估计这和中班时学习围棋一个结局——集卡片送恐龙蛋——学了相当于没学。
……
没想到事情却逐渐朝我们未曾料想的结果前行……
因为最初在课堂上的良好表现,被老师夸奖生了一双会弹琴的手——又细又长还很灵活。
为此,劲头十足,将学校里学到的东西又一股脑的交给了妈妈。
而妈妈表现出对音乐的不敏感和笨拙,反而让孩子一次次体会到了成就感。
——原来我真的适合学钢琴,我还可以比妈妈厉害!
——妈妈真的有些地方不如我,于是我便更想努力的学好它。
孩子的目的非常简单,大人们总是比我强,我希望那怕有一件事情比他们好,那好像就能证明自己长大了!得到了这个东西,我就是快乐的;于是获得这份心情便是我一直要追求的东西,至于练习钢琴时的枯燥其实已经变为一种情绪上的愉悦。
我知道很少有孩子能够愉快的练琴,并且那常常已成为他们的噩梦。
很多孩子也因此中断了练琴的念头,只是迫于父母的执念——无论如何坚持下去就能取得成绩。
但每次练琴又哭又闹,练琴成了家里最头疼的事情,它不光没给我们带来什么享受,还让整个家庭陷入了困境:母子不和、夫妻矛盾!
平心而论,父母难道不知道这其中的利害关系。
而为什么事情就不能慢慢来?用鞭子抽着孩子往前走,刚开始似乎能快些,但极端的方法更容易出现极端的结果,一是彻底的放弃;二是奋起反抗。
音乐本身让人愉悦,但受此驱动进行学习的毕竟是少数。
也许正是因为老师的表扬、妈妈的示弱,都是发自内心的自然流露,让孩子看到了自己不曾注意到的“潜能”,于是才真正爱上了这个长久以来都“排斥”的东西。
为此壮壮总是期盼着琴谱的更新,并且多次提出只学钢琴,要放弃跆拳道。
不过,这也许是他的一时兴起,毕竟暂时的成就感是很容易满足的。
但下面的一件事情,却很让我感到惊讶!
-02-
壮壮一直想买一把能够发射子弹的加特林玩具枪,平日里总是对比淘宝上的产品,和我讨论各种组合间的差异,以及水晶弹泡发的过程……
我理解一个男孩子对于一把能够连续发射子弹,并且还伴随着激烈哒哒声的热爱。
那几乎成了小区里最能玩的几个小孩儿的标配,所以壮壮一直期盼着和他们一样,能配上一架加特林,加入到战斗的队伍中,而不仅仅是赤手空拳的穿插于队伍中,那多少有些尴尬!
于是,每周迫不及待的向妈妈领取5元的生活费,攒纸片和瓶子。就成了壮壮非常热衷的事情了。
……
到目前为止,还差130-67=63元。
前几日,壮壮在完成作业后,突然和我说:“我不想买玩具了,我想把钱省下来买架钢琴。”
“那要很多钱,钢琴很贵的。”
“我知道,爸爸,我打算9岁时再买,那时我的压岁钱就有1万多了!就在家自己攒的钱……”
“钢琴的事儿,不用你操心,再学几年,在合适的时候,爸爸会给你买的。”
“但,那要花很多钱,我可以出一部分…….”
这句话让我好感动!
……
5岁起壮壮的压岁钱便存入了一个专属的账号,今年年初我们帮他买了理财产品,每年300元收益,一年只能取一次。
当时问他:“取出这些收益要干什么?”“我会花掉100元,剩余的200元再存起来!”
这个答案也是惊到了我!
让孩子自己支配钱,他反而更明白钱的意义。
也许,放弃买玩具的权利是孩子一时的冲动,但看着壮壮认真的眼神,我想他在决定自己买钢琴的那一刻,一定是认真的。
-03-
壮壮主动去学琴,晚上回来又教妈妈,对于即将学习的琴谱非常期盼,放弃了心爱的玩具,并且还打算拿出自己的钱来买琴……
“让孩子自己决定学什么原来有如此大的动力!”,妈妈不由的感叹!
这一方面要感谢老师的鼓励,暂不说学校的钢琴教学水平怎样,单说这份学习的心情反而是最难得的。
另一方面要感谢妻子在孩子面前的示弱,让孩子彻底的体会到,自己在某一方面可以做的比大人强。
任何阶段的孩子似乎都有这种证明自我的强烈欲望——能证明自己比大人强好像就说明自己长大了一样,这是一种最纯真的渴望!
还要感谢我们自己,没有随大流逼孩子去学钢琴,只花了200元不到,然后附上自己的耐心,静等那朵向往音乐花自然打开。
最后,还要感谢妈妈乐意和孩子共同进步的决心,自我的提高是对孩子最大的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