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福建省初中生物学教学研讨活动报道(三)
2017年3月10日,历时二天的第六届福建省初中生物学教学研讨活动在历史悠久、业绩辉煌的集美中学完美落幕。在福州市教研员吴向阳老师的主持下,来自全省的8位优秀教师各显神通,给与会者展示了自己独特的课堂建模,同时又都扣紧了本次研讨的主题“建模教学凸显重要概念传递”,让大家耳目一新,叹为观止!
具体如下:
1.同一课题用不同材料不同方式来建模。《人体尿液的形成和排出》一节中,龙岩的谢金金老师用超轻粘土制作出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并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类比模型表示肾单位的结构。
福州的张秀老师,用漏斗等材料做成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用常见的食物代表血液成分,把这些都放在氯化铁溶液里,模拟成血液,装到肾小球当中,模拟血液流过肾小球时是如何过滤的;
宁德的胡巧玲老师用动画模型展示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并让学生动手用纸片制作肾单位的模型。
2.一节课中应用多种建模。多位老师在一节课中都用了两种以上的建模,由浅入深,由抽象到形象,最后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建构。如漳州的沈琳琳老师在复习课中同时应用了物理建模,概念建模,数学建模来解决了人体消化、呼吸、循环、泌尿四大大系统间的关系,学生从中建构人体几大系统如何协调工作的概念。
3.模型建构与其它教学方法相结合,使得建模教学更顺畅更有科学依据。 如石狮林艾芳老师将逻辑推理法应用在模型建构中,潜移默化提升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
三明阮林燕老师利用超强粘土制作类比模型后,还结合了课前录制的实物解剖微课,让学生看明白真实的各种组织,用人体尺度模型引导学生明白组织如何构成系统,接着让学生跳绳亲身体验一个活动是需要多种系统的配合。最后绘制思维概念图,建构系统模型。
厦门的郑颖莹老师,通过学生体验屈肘伸肘等活动来驱动学生构建关节尺度模型,并运用自己建构的模型来学习骨关节肌肉如何协调产生运动,并通过课前录制的关节解剖微课来认识真正的骨关节肌肉是如何协调配合产生运动的。
4、建模教学反思。 南平的方丽金老师用了很多环保材料构建茎的结构,同时对建模教学也进行了反思:现行教学常常课时不够,组织学生建模又需花费大量的时间,能否有办法使建模教学常态化?
在这些建模展示中发现,学生的建模常常有缺憾。其实有缺憾的建模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并未真正理解本节课的重要概念,或者并不理解这一重要概念,这样也就使得教师可以看到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从而老师可以有的放矢地引导组织学生修正模型。学生在修正的过程中,他也就在完善自己的科学概念,如果他能重构一个更科学完整的模型,那也说明了他们学会了本课的重要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