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开学第二周小学语文PDCA高效工作流程

Plan(计划):

2025年开学第二周小学语文工作计划

2.24    周一   1.备课组长发送开学第一个月随堂听课和公开课名单;

                     2.发送期末质量分析课件;

2.25    周二  上午8:00在坡巷校区综合楼二楼党员办公室开备课组长会议,德燕做便签;

2.26    周三  颁发金盘教育集团优质课评比奖状。

Do(执行):实施计划。

计划都均按要求执行但是临时事务太多,太多事情需要反复提醒。

Check(检查):评估执行结果。

优点:

1.及时手机备课和公开课的便签;

2.有条理整理出备课组长会议内容;

3.制作第二周教研活动视频,让教研活动可视化;

4.PDCA工作法让工作更加高效有序。

不足:

1.备课组长会议迟到3人,原因是两位班主任要八点才能离开,三年级要上完早读才能来,会议时间1个小时16分;时间过长,最好不要超过1个小时;

2.随堂听课太过集中在周四,一共有四节,填写信息不及时;

3.临时事务太多,一是东方市港务中学备考团队教师外出学习交流活动;二是科组长会议;三是区小学语文教研员在周三晚上23:57分反馈,没有收到金盘教育集团原创试题比赛的作品,争取到周四上午11点之前提交之后一直跟王雨主任联系,反复确认是否发送,在截止时间10:38分之间得到确认发送的回复。

Act(处理):总结经验教训并改进。

【问题一】备课组长迟到

【分析】备课组长迟到这个现象说明备课组长会议时间定制不合理

【改进】

合理调整会议时间

1.备课组长会议要在周二之前召开,方便各位备课组长传达会议内容、安排工作;

2.周一大课间是行政会的时间,周五下午是班主任会议时间,而且大课间时间六年级和大样的备课组长无法参加

3.将备课组长会议前置至周三下午第三节课(避开所有冲突时段),此时段无其他校级会议安排;

4.若必须占用大课间时间,可设置为周二上午第二节后15分钟小会,仅聚焦核心任务,避免迟到风险。

建立补充沟通机制

1.为六年级及大洋备课组长开通企业微信/钉钉直播接入通道,实现远程同步参会;

2.每次会议后由教研处秘书在20分钟内整理关键任务点,通过群公告推送至所有备课组长,并@未到场人员确认接收,确保信息零滞后传达。

【问题二】被临时事务打乱

【分析】临时事务是非常之多的,省市区校的事务很多都是临时性的,随时都会安排下来。

【改进】

【分析】临时事务是非常之多的,省市区校的事务很多都是临时性的,随时都会安排下来。

【改进】不要把科组事务安排得太满,要有空余的时间处理临时的事务。针对科组事务频繁被临时安排打乱的问题,除了预留缓冲时间之外,推荐8个系统性改进策略:

1. 任务轻重缓急四象限法

制作任务管理矩阵(重要/紧急维度),科组内部分工时:

预留20%人力处理「紧急不重要事务」(如报表收集)

核心资源聚焦「重要不紧急事务」(如教学改革项目)

例:将学科竞赛辅导列为红色「必须保障区」,集体备课定为橙色「灵活调整区」

2. 动态日程设计法

采用「模块化时间规划」:

上午核心时段(9-11点) → 固定安排教学研究/备课等核心工作

下午机动时段(14-16点) → 模块A(公开课筹备)/模块B(教具开发)

当临时事务出现时,可整体置换下午模块而非碎片化调整

3. 应急响应SOP机制

建立三级响应通道:

🟢普通级别(如常规报表):指定1名科组秘书+云文档协同处理

🟡紧急级别(如迎检材料):启动AB角制度,两人协作4小时内完成

🔴特急级别(如突发督导):组长直接调取学期资源包快速整合

4. 上游沟通博弈策略

每学期初主动向教务处提交《关键时间节点表》,例如:

「3月15-20日为校本课题集中申报期,建议减少其他事务安排」

当上级布置临时任务时,可用数据说明影响:「若本周筹备辩论赛,原定的5节青年教师磨课需延后」

5. 资源蓄水池建设

科组每学期储备三类应急资源包:

教学类:精品课件模版/评课记录表/考试分析报告框架

行政类:年度工作总结大纲/迎检素材库/活动新闻稿模板

数据类:近三年教学成绩对比表/学生问卷样本/设备清单

6. 数字化作战看板

使用腾讯文档+飞书多维表格搭建协同系统:

任务墙:实时展示各项事务进度(红黄绿状态标记)

甘特图:可视化管理学科组中长期项目

临时事务登记区:自动生成优先级标签并提醒责任人

7. 战术复盘机制

每周五设置25分钟闪电复盘会,针对突发任务进行:

▶️ 效能评估:是否占用了高价值时间段?

▶️ 模式识别:某类任务是否呈现周期性规律?

▶️ 模版迭代:此次处理经验能否转化为下次的SOP?

8. 预期管理心理学应用

在科组内推行「三态定律」:

稳态:80%事务按计划推进

动态:15%事务需要弹性调整

异态:5%事务需启动应急预案

通过季度数据可视化,帮助组员建立合理心理预期

总结执行策略:采用「固定模块+动态拼图」模式,将科组60%时间设为固定航程(教学核心),30%作为机动航道(计划内项目),10%预留风暴缓冲区。同时建立分级响应机制和资源库,使临时事务从「灭火」状态转变为可预测、可拆解的标准化流程。

【问题三】随堂听课太过集中

【分析】备课组长为了完成每周的随堂听课,在最后两天匆忙安排

【改进】提前安排随堂听课的计划,各科组错开,科组长要根据自己的课堂安排合理参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