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n(计划):
2025年开学第二周小学语文工作计划
2.24 周一 1.备课组长发送开学第一个月随堂听课和公开课名单;
2.发送期末质量分析课件;
2.25 周二 上午8:00在坡巷校区综合楼二楼党员办公室开备课组长会议,德燕做便签;
2.26 周三 颁发金盘教育集团优质课评比奖状。
Do(执行):实施计划。
计划都均按要求执行但是临时事务太多,太多事情需要反复提醒。
Check(检查):评估执行结果。
优点:
1.及时手机备课和公开课的便签;
2.有条理整理出备课组长会议内容;
3.制作第二周教研活动视频,让教研活动可视化;
4.PDCA工作法让工作更加高效有序。
不足:
1.备课组长会议迟到3人,原因是两位班主任要八点才能离开,三年级要上完早读才能来,会议时间1个小时16分;时间过长,最好不要超过1个小时;
2.随堂听课太过集中在周四,一共有四节,填写信息不及时;
3.临时事务太多,一是东方市港务中学备考团队教师外出学习交流活动;二是科组长会议;三是区小学语文教研员在周三晚上23:57分反馈,没有收到金盘教育集团原创试题比赛的作品,争取到周四上午11点之前提交之后一直跟王雨主任联系,反复确认是否发送,在截止时间10:38分之间得到确认发送的回复。
Act(处理):总结经验教训并改进。
【问题一】备课组长迟到
【分析】备课组长迟到这个现象说明备课组长会议时间定制不合理
【改进】
合理调整会议时间
1.备课组长会议要在周二之前召开,方便各位备课组长传达会议内容、安排工作;
2.周一大课间是行政会的时间,周五下午是班主任会议时间,而且大课间时间六年级和大样的备课组长无法参加
3.将备课组长会议前置至周三下午第三节课(避开所有冲突时段),此时段无其他校级会议安排;
4.若必须占用大课间时间,可设置为周二上午第二节后15分钟小会,仅聚焦核心任务,避免迟到风险。
建立补充沟通机制
1.为六年级及大洋备课组长开通企业微信/钉钉直播接入通道,实现远程同步参会;
2.每次会议后由教研处秘书在20分钟内整理关键任务点,通过群公告推送至所有备课组长,并@未到场人员确认接收,确保信息零滞后传达。
【问题二】被临时事务打乱
【分析】临时事务是非常之多的,省市区校的事务很多都是临时性的,随时都会安排下来。
【改进】
【分析】临时事务是非常之多的,省市区校的事务很多都是临时性的,随时都会安排下来。
【改进】不要把科组事务安排得太满,要有空余的时间处理临时的事务。针对科组事务频繁被临时安排打乱的问题,除了预留缓冲时间之外,推荐8个系统性改进策略:
1. 任务轻重缓急四象限法
制作任务管理矩阵(重要/紧急维度),科组内部分工时:
预留20%人力处理「紧急不重要事务」(如报表收集)
核心资源聚焦「重要不紧急事务」(如教学改革项目)
例:将学科竞赛辅导列为红色「必须保障区」,集体备课定为橙色「灵活调整区」
2. 动态日程设计法
采用「模块化时间规划」:
上午核心时段(9-11点) → 固定安排教学研究/备课等核心工作
下午机动时段(14-16点) → 模块A(公开课筹备)/模块B(教具开发)
当临时事务出现时,可整体置换下午模块而非碎片化调整
3. 应急响应SOP机制
建立三级响应通道:
🟢普通级别(如常规报表):指定1名科组秘书+云文档协同处理
🟡紧急级别(如迎检材料):启动AB角制度,两人协作4小时内完成
🔴特急级别(如突发督导):组长直接调取学期资源包快速整合
4. 上游沟通博弈策略
每学期初主动向教务处提交《关键时间节点表》,例如:
「3月15-20日为校本课题集中申报期,建议减少其他事务安排」
当上级布置临时任务时,可用数据说明影响:「若本周筹备辩论赛,原定的5节青年教师磨课需延后」
5. 资源蓄水池建设
科组每学期储备三类应急资源包:
教学类:精品课件模版/评课记录表/考试分析报告框架
行政类:年度工作总结大纲/迎检素材库/活动新闻稿模板
数据类:近三年教学成绩对比表/学生问卷样本/设备清单
6. 数字化作战看板
使用腾讯文档+飞书多维表格搭建协同系统:
任务墙:实时展示各项事务进度(红黄绿状态标记)
甘特图:可视化管理学科组中长期项目
临时事务登记区:自动生成优先级标签并提醒责任人
7. 战术复盘机制
每周五设置25分钟闪电复盘会,针对突发任务进行:
▶️ 效能评估:是否占用了高价值时间段?
▶️ 模式识别:某类任务是否呈现周期性规律?
▶️ 模版迭代:此次处理经验能否转化为下次的SOP?
8. 预期管理心理学应用
在科组内推行「三态定律」:
稳态:80%事务按计划推进
动态:15%事务需要弹性调整
异态:5%事务需启动应急预案
通过季度数据可视化,帮助组员建立合理心理预期
总结执行策略:采用「固定模块+动态拼图」模式,将科组60%时间设为固定航程(教学核心),30%作为机动航道(计划内项目),10%预留风暴缓冲区。同时建立分级响应机制和资源库,使临时事务从「灭火」状态转变为可预测、可拆解的标准化流程。
【问题三】随堂听课太过集中
【分析】备课组长为了完成每周的随堂听课,在最后两天匆忙安排
【改进】提前安排随堂听课的计划,各科组错开,科组长要根据自己的课堂安排合理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