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容貌 正颜色 出辞气
这些都是让人注意人自己的个人形象,容貌是整体上从举止或者神情装束等来说,就是为了让人的行为与形象不显的粗鄙厉色,放肆无度,也是让人文明有礼,干净整洁,举止有措,周旋中礼。
正颜色,让人神情端正不要显得轻浮妄议,给人一种浮躁的感觉,这样别人从你处事的神情上就能看到这个人所奉守的与诚信的,出辞气是从言语表达上说,语言交流上体现出内在高雅弘量的正气,消除语言中的粗俗悖逆,做个文明人 如孔子雅言从诗 书 执礼等。三者皆是正己修身之事,用以为政则处其所而众星拱之,修己而人自正,有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的意思。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少,有若无,实若虚。
明知不能而以己能问之,以己多问于少,这都是在于问的目的,目的不是从不能者身上问到答案,而是以问本身为目的,有些人说这里与不齿下问的寓意同,但不耻下问是己不知而人知,这里是己知而人不知,这里的目的是从问开始让别人也知,目的在别人知我知道的,让别人和我一样能,一样多,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意思。这有类似于苏格拉底的追问,目的不在问的东西。而是问本身,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都是说这种人的气象 知道的越多反而感觉到自己越空虚无知,所显示出的也让人难以捉摸。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三者是说君子的节操,一个人的修养诚信可以让人托孤,寄命,都是对其品格修养的高度认可,就如同刘备托孤诸葛亮,虽刘禅是个扶不起的阿斗,但是诸葛亮至死都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可见是何等忠诚仁义之人,刘备能托孤寄命于如此人物,当真不愧于诸葛的高风亮节。很多人可以做到前二者,因为为了名誉可以尽到托孤寄命的责任,但临大节于生死之际,能不改变操守的人却少之又少,诸葛是个君子做到了三者。
️ 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仁义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弘毅就是士人的品格,弘为宽广的胸怀,毅是坚毅强忍的品性,宽广的胸怀可以容纳仁的重任,坚毅强忍的品性可以使其走的更加遥远,道远,如同屈原所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仁以为己任,这是责任的重要,弘而后能容。死而后已,这是道路的遥远,毅而后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