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此书让人心清净,想着一切都是可以放下的,修一份利他之心,世界会越来越美好。冥冥之中仿佛有清凉之气入心中,这也是文字的力量。
想要修行,就要有利众之心,有大心发大愿,才会有大行,方会得大益。每个人都可以“种善因,得善果”才是良性循环,发大愿便是善的种子。我们虽常人,但也可以发出一些愿意,为社会做些力所能及的善事,哪怕只是添些柴,点微火,也算助力整个社会向良性发展。。
我曾用“大痴”来做自己的号,因为我所做的一切-在无常中寻找永恒,在虚无中建立存在,在虚幻中实现不朽-都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
雪师做的都是大事,也许许多事我们做不了,但是我们可以宣传雪师文化,把他及他的作品推荐给认识的朋友,也许对方就从中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像书中所言,我们也可以发菩提心,亦是积累资粮的好方法,人人都可以做。世界皆是我们内心的显现,心清净则世界清净。我们常发出自己的心愿,希望所有人都可以离苦得乐,都可以与乐永不分离。
放下我们的分别心,就会远离很多的烦恼,减少我们的欲望,就令减少很多的焦虑。这需要觉察需要训练。
换个角度看,世界上无不是助缘,所有相遇的存在,无不是菩萨所现,都是在帮助你训练自己,让你慢慢的放下一切,成就你的道业。
菩提心不是情绪,而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证量,更是一种生命的超越状态。人心本具,只因被欲望执着所缚,而不得见。所以发现自己不够慈悲也没关系,你可以训练自己,让自己的贪执变淡,善心增长,那么一切都会好起来。
训练自己的慈悲,增长自己的善心,为人提供助力,结交善缘,就像那句话:不知道谁因为你的善良走出深渊,改变人生或命运的航线。
有时一句话可以把人引入不同的境遇。
前几天母亲在小区楼头坐着凉快,几个老太太家长里短,马姨给儿子看孩子,难免与儿媳妇有摩擦起电,唠叨着天天劳累却不得好言。
李老太接话到:“给儿媳妇看孩子就是出力不讨好,该咱们受累。”看来她深有体会。
梁姨出来说话了:“现在年轻人啊,上班象牛拉磨,一个比一个累,咱们老人啊要多体谅孩子们,谁不是回到家才放松啊,他们哪还有力气笑脸相迎啊。”
“也是啊,儿子媳妇儿工作太忙啦。”马姨接过话。
大家嘻嘻哈哈说起各自的生活,有苦有乐,也有滋有味,谈笑间便疏解了心事,宽敞了心怀,继续每日的柴米油盐。
回家与母亲讨论,同样一件事,不同说法,天上地下,口出善言多积口德,说出的话反应了心里的感受,同样的事却有不同感受,说明人心不同,梁姨这人善解人意,大家都愿和她说说家里事儿,说明人大部分还是向善的,趋善远恶,人要有成人之美的心。
要想生活更好,心里更清静,我们可以主动选择远离那些负能量的人和事,远离恶缘,远小人近君子,可以多吹吹善美之风。
常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是同样的道理。
自省、自律、自强是所有信仰的根本。自省是发现过去的不足,自律是把握自己的现在,自强是创造美好的未来。
做为平常人,我们可以为自己把好关,身不造恶业,口不造恶业,心不造恶业。让身心灵逐渐干净起来,常常勤拂拭,勿使惹尘埃,那么我们就可以达到一种离苦得乐,且助人离苦得乐的状态。
有时人生的起点并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最后抵达了哪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