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从出生开始,就一直寻找舒适圈,如果家长不会给孩子设定合适的舒适圈,那么很多孩子就慢慢的失去了适应社会和立足社会的根基,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岁看小,七岁看老”的原因。
舒适圈并不舒适。
国外生物学家曾用跳蚤做过一个实验:他们把跳蚤放在没有盖子的杯子里,跳蚤轻而易举就跳出了杯子,有的甚至能跳到一米多高。紧接着,生物学家给杯子盖上玻璃盖,跳蚤前几次跳跃都会撞到盖子;屡次受挫之后,跳蚤就会调整弹跳高度,只在杯内弹跳,不再去碰撞盖子。当生物学家把盖子拿走时,跳蚤也只会在杯内弹跳。不敢再跳高一点,就这样画地为牢被困到死。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在特定环境呆久了,就不愿再去改变突破。人一旦松弛才来,就会慢慢被惰性吞噬;在这个激流时代,没有进步就等于退化。
舒适圈,其实并不舒适,而是滋养惰性的温床。
当被命运践踏时,毫无还手之力。有这样一句话说:“人在自己的舒适圈徘徊太久,就会变得疲沓和麻木。”别让短暂的温存,磨平了你的狼性。很多不幸,都源于胆怯和逃避。
请大家牢记一句话,也可以和自己孩子好好分享一下——
人生绵长且隽永,在享受当下的时,更要记得思考未来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