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我因为“教育行走”认识了张文质老师。张文质老师倡导生命化教育,他提倡孩子的生命成长需要父亲在场,也提倡最好的家庭教育在饭桌上。
因为感动于张文质老师的人格魅力,更认可他的众多教育金句,因此从接触了张老师的家庭教育理念后,阅读了他的著作《父母改变 孩子改变》《奶蜜盐——家庭教育的第一定律》《教育是慢的艺术》《教育的勇气》,更听了他的很多讲座,主题都是落在生命成长上。
听的多了,并且深以为然,于是我会有意无意创设或把握饭桌上的机会。的确,与孩子交流,是需要氛围的,也是需要有意引导的,毕竟作为家长,作为父母,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护航者。事实上,大多数家庭,家长是没有机会与孩子交流的,一是孩子一般不给机会,二是家长不会创设或把握机会。现实中家长往往与孩子一交流就会崩盘,结果往往是不欢而散,几次之后,孩子压根儿就不给机会,一旦他发现有这个苗头立马找茬溜走了。要想能与孩子有实质性的交流,而且能长期可用,是需要思考的,或者称之为智慧吧。
儿子“八升九”进了重点高中的实验班,成绩考得特别好。但进入九年级后,成绩在班上垫底,我没有责备,也没有批评。从某种程度上说,或许这才是他真实的水平。但是也有考好的可能,毕竟“八升九”考试就是最好的例证。于是,我对儿子充满期待,期待他的成绩能有提升,再现“八升九”那样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