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论语•子罕》
1.后生:年轻人,小辈;2.畏:敬畏,佩服;3.无闻:默默无闻;4.足:值得
大意:孔子说:“年轻人是值得敬畏和佩服的,怎么知道将来的人不如现在的人呢?但如果到了四十岁、五十岁仍默默无闻,那也就不值得别人敬佩和佩服了。”
本篇中孔子指出了年轻一辈的学习力和成就是非常突出的,这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长江后浪推前浪”,旨在鼓励年轻人通过自己的努力有所作为,有所建树。同时也是在强调学问跟年龄无关,那些自以为年龄大,倚老卖老的人也要引以为戒,谦虚地研究学问。
也正是因为孔子践行“后生可畏”,所以他在学习中一向不以年龄长幼来论资历,排辈分!
孔子在少年时期非常好学,先后拜过很多老师,而这些老师的年龄中不乏有年轻人。那位在孔子游历期间舌灿莲花的小孩项橐就是其中的一位。孔子见识了小孩子的灵活思维,对于项橐提出的问题,他无法回答。因此在最后项橐公布答案的时候,孔子恭恭敬敬地走上前去行礼,并自称为是“学生”。
可见在有学识的人面前,孔子是有非常敬畏和佩服的态度的!这也让追随孔子的许多学生看到了孔子对于学识的敬畏,对于后生晚辈的鼓励!
读《论语》,还是得回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
职场上有新人,学生中有新生,他们都是怀着一颗敬畏之心进入新的领域。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定会比较尊重那些时间上占“优势”的前辈,但若是太在意这些,难免自信不足!
无论是生活中的后来者,还是工作中的后来者,精力是他们的优势,若趁势而为,前途不可限量。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公司表彰会上,总有年龄资历新的员工得奖,他们现在领奖台上笑容犹如阳光,那就是新生的力量!而这种踏实肯干的人,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值得敬佩的!
生活中经常有老人说:“你年纪轻轻的,知道什么?”不去思考年轻人是否说得正确,也不去思考他们的初衷。只有在自己栽了跟头的时候会说:那个年轻人说得果然没错!然后再随身哀叹:唉,年龄大了!不中用了!这就是原文中的“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正因为是后来者,所以他们在思考问题方面更加谨慎,更加全面,从而得出的结论也比较科学。
因此,一个人成就的高低,不以年龄来论,也不以他们在这一领域所呆的时间长短来论。只跟努力程度有关:愿意积极进取、思考改变的,就一定会有成就。而墨守成规、食古不化者终将被淘汰……
用努力来证明决心,用努力来证明对错,用努力来创造价值,用努力来定位人生!
读《论语》,论语跟圣人齐努力,创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