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李广真的是难封吗?——选自《颠覆了这是皇帝聊天群》
不!你错了!
李广没有被封不是汉武帝之罪,是活该
为什么这么说呢
很多人都会被文学作品误导,诗人们借景抒情,总会把有些历史人物的形象高大化!
李广是不是一个好的将军?的确是!但李广能不能封侯呢?”
那,绝对不行!
为什么这么说呢?就是因为李广,有两大致命的弱点。
“第一,李广自己有点拎不清,作为一个将军,他很合格。但作为一个臣子,他却看不清形势,自己蠢,没办法怪别人。”
“第二,就是李广自己太倒霉了,绝对是非酋附体。其实李广有一次,最为接近封侯,他的军功已经达到了!”
“那是在七王之乱时,李广一马当先,悍勇无比的夺了对方的军旗,直接导致了对方的溃败。”
“要知道,在古代,夺了对方主帅的军旗,那可是大功!”
“可以说凭借这个功劳,李广绝对是可以封侯的!”
“但李广干了一件非常蠢的事,那就是,汉武帝的叔叔,梁孝王,他当时非常欣赏李广,他以藩王的身份,册封李广为将军!”
“并且还给了李广,将军的印信。”
“如果,是一个稍微有点智慧的人,他就应该严词拒绝。”
“毕竟,他可是领兵平定藩王之乱,他怎么能接受另一个藩王的册封呢?”
“可是李广,想也没想就接受了。”
“说实在的,当时皇帝没有杀李广,那已经看在他军功赫赫的份上,看在李家以往的功绩和情面上。”
“要不然,这直接一个勾结藩王的帽子扣下来,他有九条命,都不够死的。”
在汉武帝主动进攻匈奴之前,汉朝都是以防守为主,而李广作为守城的将军,其实没有拿得出手的功劳,他的军功是不足以封侯的。“而对匈奴主动出击时,李广的运气却是太背了,这也是没谁了!”
“我就先举个例子。”
“元光6年,卫青,公孙敖,公孙贺,李广,各带1万骑兵,出击匈奴。”
“可是呢,公孙贺,刚一入草原,就迷路了,那是去了草原进行了一次观光旅游,连个人影都没看见,直接就原路返回了。”
“公孙敖,那就比较倒霉了,他碰到了匈奴的主力骑兵,1万骑兵死了7000,大败而归!”
“你再看看李广,他就是那个最倒霉的,他直接一头扎入了单于率领的匈奴大主力,1万骑兵,全军覆没。”
“李广自己还被俘虏,要不是匈奴看管不严,李广就得直接GG,他还能逃回来?”
“你说,这还封的毛的侯!”4路大军,一路迷路了,但人家是毫发无损,另一路碰到了主力,损兵7000,这已经够倒霉的。
而李广,却直接扎入了敌方,主力的主力,身为主帅的自己都被人俘虏了!
还有比这更倒霉的吗?“李广第一次大败而归,汉武帝其实并没有过分的责怪他。”
“接着,当卫青第二次出征时,李广也率军出征,卫青那是大胜而归,斩杀7000匈奴,李广这一次竟然迷路了。”
“然后,等到了漠北之战,可以说这一战,是奠定了汉朝对匈奴决定性战役。”
“李广作为卫青的前将军,率领着大军夹击匈奴主力,结果,他又迷路了!”
“等霍去病,斩杀匈奴主力7万余人,他才姗姗来迟。”
“他但凡运气好一点,那也不能,次次错过机会啊!”
还有一件事,很少人知道
李世民出身陇西李氏。”
“而先秦大将李信,西汉的李广,就是陇西李氏的祖宗!”怪不得,李世民一直替李广鸣不平
怪不得,王勃在写滕王阁序中,要写李广难封呢?怪不得,李广在唐朝,你们要这么吹呢。
“李广跟匈奴的对战经验,都是以守为主!那个时期,匈奴不断进犯,而李广是负责守城的。”
“而论进攻匈奴的话,李广跟卫青之间专业能力,差距太大。”
“卫青第一次跟匈奴作战,他其实也迷路了,在找不到匈奴的情况下,卫青并没有像公孙贺一样,直接返程。”
“也没有像李广一样,一脑门子就扎上了匈奴的主力。”
“卫青怎么干呢?”
“他充分的发挥了聪明才智,卫青觉得,既然找不到匈奴,那就直接杀向匈奴的龙庭。”
“匈奴的龙庭是什么地方,那是匈奴的祖地,是他的宗教和祭祀先祖的圣地,也是匈奴的大腹地。”
“你人可以游牧,龙庭总不会转移吧,而且你还得有人供奉。”
“并且,因为匈奴的大军在外,龙庭必定空虚,所以卫青带领大军,直接杀入龙庭,斩杀并俘虏了700余人。”
“你要知道,在龙庭内留守的,可都是负责祭祀匈奴先祖和神灵的,那可都是匈奴的顶级贵族。”
“这一战,对匈奴来说,简直无异于晴天霹雳!”其实不用我说,你们应该都可以体会到,卫青和李广的区别!”
“李广因为长期守城,他的作战思维模式已经固化,而主动出击匈奴,则是运动战,要善于在长途奔袭中寻找战机。”
“李广的经验和他的思维模式,明显跟不上这种新型的战争模式,汉武帝就是因为看出了这一点。”
“所以根本不想让李广出战,因为,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大汉的兵士,那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汉武帝怎么忍心让他的士兵,跟着李广去送死呢?”
“而卫青的这种作战思路,直接让汉武帝看到了胜利的曙光,那就是攻匈奴所必救!”
“假如,你们是汉武帝,你们是选择,善于草原作战,善于随机应变的卫青,还是选择善于阵地战,思维固化的李广?”
“汉武帝选择卫青,而放弃李广,这不正是知人善用吗?”“首先,李广的心态就不对,他是奔着封侯的目的去的,他能爱惜兵士的生命吗?”
“要知道,汉武帝在这一战中,真正的主力是霍去病,霍去病可是提前挑走了所有的精锐,留给卫青的都是普通士兵。”
“最后,分给李广的更是老弱病残。”
“卫青和李广的作战任务,其实就是策应霍去病,对匈奴形成包围之势。”
“而且,刚开始的时候,汉武帝根本就不想让李广去,他觉得李广不行,是李广硬求着去的。”
“因此,汉武帝就没打算让李广的军队,去跟匈奴的主力硬碰,他们的任务就是负责,搂草打兔子,解决匈奴的溃散部队。”
“李广这样的心态,带着战斗力不行的士兵,如果冲向了匈奴的主力
“首先,李广的心态就不对,他是奔着封侯的目的去的,他能爱惜兵士的生命吗?”
“要知道,汉武帝在这一战中,真正的主力是霍去病,霍去病可是提前挑走了所有的精锐,留给卫青的都是普通士兵。”
“最后,分给李广的更是老弱病残。”
“卫青和李广的作战任务,其实就是策应霍去病,对匈奴形成包围之势。”
“而且,刚开始的时候,汉武帝根本就不想让李广去,他觉得李广不行,是李广硬求着去的。”
“因此,汉武帝就没打算让李广的军队,去跟匈奴的主力硬碰,他们的任务就是负责,搂草打兔子,解决匈奴的溃散部队。”
“李广这样的心态,带着战斗力不行的士兵,如果冲向了匈奴的主力,那基本上都是伤亡惨重!”
“难道为了让李广封侯,就要让无辜的士兵去送死吗?”
“一将功成万骨枯,凭什么要用士兵的生命,成就李广千古美名?”
“他老了,跟不上那个时代了,那就要认输,那是属于卫青和霍去病的时代!”
由此可见,李广不能封侯不单单是时运不济,更多的是无政治头脑,缺乏战略谋划,奉行个人英雄主义,心胸狭窄。常常行事不计后果,以至于对战匈奴败多胜少,军功不足。所以对他能不能封侯的历史原因,应少一些悲天悯人的同情之心,多一些对历史客观、公正的评价。
本文并不是我写的,是集合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