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记者总是不太了解,只是在电视上,看见记者与主持人连线,站在街边,站在路口,站在事发现场,急匆匆地交代情况之后便切掉,或者路边拦住路人,问几个问题然后谢谢别人,看了这本《看见》,才了解到记者这一行业,有着比其他行业一样,甚至更加需要投入的性质。
柴静讲述着自己一开始进去央视,一次又一次采访,修改,接受批评,较劲,然后反思,成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读者们在阅读时成长的过程。
这本书可以说是一本半传记的书,通过一次次采访奔走中发生的故事和对话,以及作者内心的反思与感悟,给读者呈现出了一个记者眼中的世界。书中说到,记者,和新闻,他们只负责呈现事实,不负责判断对错。
书中涉及很多方面的问题,有土地改革问题,环境监测问题,政府问题,有些篇幅对于我不是很博览的阅读量来说有些冗长生涩,但大概还是可以明白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给我印象最深的事汶川地震中的一位父亲,地震时他冲向女儿的学校,路上碰到向他传递过来的伤者,他犹豫了一下,停了下来开始帮忙,后来他的女儿死了,爱女心切的母亲责怪他,如果当时没有停下来,女儿一定不会死,这位父亲面对记者的提问,说“因为我以前是一位军人,或许就是这段经历让我当时听了下来吧,我现在最难受的就是知道女儿不会怪我,要是她活着的时候写作文,一定会写《我的爸爸》。”
他还说早上送她去上学的时候女儿说爸爸给我买一个冰淇淋吧,我没有给她买,现在想想,就两块钱一个的冰淇淋,我怎么就没给她买呢?
一个大男人趴着哭得说不出话。
一些采访对象,也让她和团队触碰到了很多平时没有接触的东西,感受到远方和我们一样的人的内心,揭开表面下令人唏嘘无言的感情。有非典时期人们面对生死的无奈与真情流露,也有山村孩子服毒背后那些稚嫩的心中存在的复杂的原因,还有对于违法对象的步步逼问,对人们不怎么关注的处于社会边缘人物的重视,一直是敏感话题的家暴和农村思想的根深蒂固,青山绿水变成处处黑泥灰林,面对真相和威胁的选择……每一次主题采访,都让柴静和看书的我们学会成长。
1我从来没想过一个节目会以无解来结尾,一直到我明白真实的世界即是可能如此。
2一九七六年七月二十八日凌晨三点四十二分,相当于四百枚广岛原子弹威力的里氏七点八级大地震,在距地面十六公里处爆发。百万人口的工业城市瞬间摧毁,二十四万人遇难。这个机场是几乎所有幸存者通往外界的希望,从市区到这里九公里的路上,车运的、走路的、抬着担架的......有人是用手抠着地上的石头,一点一点爬来的,地震发生时,很多人来不及穿衣服,有老妇人赤裸着身体,只能蹲着把一块砖挡在身前。
一天里,人们把卫生队附近一个发绿的游泳池的水都喝干了。
3他说“别人对我佩服的地方其实是我的无能,我无能争取利益,无能作判断,无能去策划目的,无能去要求别人,无法建立期待。也许有人以为那是超能,这个误会就造就了我现在的结果。还可以用另一种表达:人类大部分的苦都是因为期待的存在。其实,在人生中不存在任何必须的事情,只存在不必要的期待。没有任何期待和面子的人生是最美好和自由的,因为这样,人才能听到自己的心。” 卢安克颠覆了人们。
看完这本书最大的感悟便是,一直以来我们所谓的对错观也许并不正确,很多事物的两面都有他们的原因,就算是“十恶不赦”的罪人,也会有善良人情的一面。带入感情去做事往往会影响很多,而这些都是我们意识不到的,客观面对事物不仅是理智的表现,更是成长后的领悟;朋友、良师更是不可或缺的存在,人这一生有人在引导你,为你好,就算语言和方式让你感到不适,但却总是好的;有时候事情会变得特别复杂,坚持用会有成果,同时我们也许该换一个角度来面对,因为惯例的并不代表是最好的,要学会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