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是服务群众的“最先一公里”,基层队伍则是这关键路段的“铺路石”与“引路人”。在推进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现代化等重大战略任务的当下,进一步充实调优建强基层队伍,不仅是夯实党的执政根基的必然要求,更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
充实基层队伍,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过去,部分偏远地区基层队伍存在人手不足、青黄不接的困境,难以满足乡村发展日益增长的人才需求。如今,通过扩大基层公务员、事业编制招录规模,实施“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等项目,越来越多充满活力与知识的年轻人才奔赴基层。这些新鲜血液的注入,带来了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方法。比如,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利用电商平台,帮助当地特色农产品打开销路;农业专业的毕业生将先进种植养殖技术引入农村,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充实基层队伍,让乡村发展有了人才支撑,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调优基层队伍结构,激发队伍整体效能。优化基层队伍,不能仅追求数量,更要注重结构的合理性。一方面,要优化年龄结构,实现老中青结合,发挥老同志经验丰富、年轻同志思维活跃的优势,形成传帮带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要优化专业结构,根据基层实际需求,补充法律、经济、规划等专业人才,让基层队伍具备解决各类复杂问题的能力。此外,打破地域、身份限制,促进人才合理流动,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才能让基层队伍的整体效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建强基层队伍素质,锻造能打硬仗的“铁军”。基层工作千头万绪,面临的问题复杂多样,这就要求基层干部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专业能力和工作作风。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坚定基层干部的理想信念,确保他们始终保持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开展常态化的业务培训,帮助基层干部提升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实操能力,使其能够熟练应对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中的各种挑战;同时,完善考核激励机制,树立鲜明的用人导向,对表现优秀的基层干部给予表彰奖励和晋升机会,让他们在基层工作中有盼头、有干劲,真正锻造出一支敢担当、善作为、作风硬的基层队伍。
充实调优建强基层队伍,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久久为功、持续发力。只有让基层队伍力量更充足、结构更合理、素质更过硬,才能充分激发基层活力,筑牢基层治理的“战斗堡垒”,让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在基层大地徐徐展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