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遗传与人际间的交互作用
最好将这些先天特性视为“可以被经验增强或减弱的额各种‘倾向’”。而且,在个体的先天模式与其重要他人的模式之间会形成一种连续的、相互强化的循环。脱氧核糖核酸(DNA)不会决定人格类型及世界观,但根植于文化演进且在人的一生中都在发生的、遗传与经验的交互作用却会塑造及改变那些先天的倾向。
我们的理论明确主张:整合性的认知——情感——动机程序决定着个体的行为并将个体彼此区分。
人格障碍患者与其他人相比,会在更多的情境中表现出重复一致的行为模式且该模式超出文化规范,其功能的态度与行为是过度概括的、不灵活的、强制性的、抗拒改变的。
三、失功能信念的起源
模式是怎么发展的?
要回到天性——养鱼的交互作用上。有些个体会对被拒绝、被抛弃或挫败极度敏感,他们可能会形成强烈的恐惧并发展出对此类事件的灾难化信念。
如果被拒绝的影响非常大,或者发生在某一特别脆弱的阶段,或者反复发生,那么这一形象就可能获得强化。多次重复,该信念便具备了结构性,得以稳固下来。
四、信息加工与人格
当存在某种形式的障碍时——某一症状综合征或某种人格障碍——原先有序的信息加工方式便会发生系统性的失功能偏差。
五、图式的特性
图式的术语追溯至巴特莱特和皮亚杰,它用于描述那些将事件整合并为其赋予含义的结构。图式的特性包括:信念、活性、主导程度、可渗透性、调适性。
信念则包含了态度、假设、预期。
信念的形成始于知觉的最早期阶段。知觉随着时间累积而形成对事物的概括——信念。当图式处于激活状态时,信念就会发挥作用,提供信息解读的内容。
要理解人格障碍的形成,其关键在于理解信念。
六、人格与模式
绘制人格障碍的认知疗法治疗蓝图,要基于对图式、模式及其运转方式的理解。我们可以将人格理解为一种由图式系统及模式构成的、相对稳定的组织体。各结构相互关联形成系统,该系统负责从刺激感知到最终行为反应的这一流程。整合环境刺激与形成适应性的反应都取决于由这些特殊结构所构成的相互关联的系统。
模式指的是由认知、情感、动机及行为成分构成的网络,它一旦被特定的问题挑战或被生活目标激活,就会对反应方式加以组织。
模式的认知性成分包括根基牢固的信念、规则、预期及诸如“身份认同”这样复杂的概念。情感反应、策略即动机同样也是模式的成分。模式在激活水平上有所不同,程度从最低到最高,取决于与图式中特定信念的关联程度;而且,模式也可能过度激活,从而导致适应方面的问题。
认知干预的关键之一,就是加强更具适应性的替代性图式模式的优势,提升其可获得性。